根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被判决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劳动者,其劳动合同应当自判决生效之日起解除。具体情况如下:
1. 劳动合同的解除时间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劳动者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劳动合同应当自判决生效之日起解除。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六条也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自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决有期徒刑、拘役或剥夺政治权利之日起解除。
2. 劳动合同的终止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终止情形包括:
(1)劳动合同期满;
(2)劳动者退休;
(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
(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
(6)《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其他情形。
其中第三项"劳动者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就属于劳动合同的终止情形之一。
3. 劳动合同的解除程序
(1)当劳动者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时,用人单位应当主动与劳动者沟通,向劳动者提供判决书复印件,并告知劳动合同将自判决生效之日起解除。
(2)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办理劳动合同解除手续,向有关部门报送劳动合同解除情况。
(3)如劳动者在狱中,用人单位应当通知其家属或者指定代理人,告知劳动合同的解除情况。
(4)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妥善安置被判决的劳动者,保障其合法权益。
4.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权利义务
(1)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服刑期间,不得主张续签劳动合同或要求复工。
(3)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服刑期间保留其工作岗位。
(4)劳动者服刑期满后,其权利义务关系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予以确定。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在劳动者被判决有期徒刑或拘役后,及时办理劳动合同解除手续,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在此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劳动者的特殊情况,予以人性化管理。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