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犯罪中,有一部分犯罪可以具备未遂形态,即即使犯罪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但没有完全完成犯罪行为,也可以被视为未遂犯罪。这些犯罪包括以下几种。
1. 故意未遂
故意未遂是指犯罪人故意想要杀害某人,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完成,如对方逃跑、被其他人制止等。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已经开始,但没有达成的预期目的。故意未遂的危害性较大,因此刑法设有严厉的惩罚。
2. 故意伤害未遂
故意伤害未遂是指犯罪人有意伤害他人,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成功完成,如被攻击者反击、其他人制止等。该犯罪行为也已经开始,但未达成预期目的。故意伤害未遂根据伤害严重程度不同,也有不同的刑事责任。
3. 故意毁坏财物未遂
故意毁坏财物未遂是指犯罪人故意想要毁坏他人财物,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成功完成,如意外损坏、被制止等。此时犯罪人的行为虽然已经开始,但没有造成财产损失。故意毁坏财物未遂需要区分财产损失的大小来确定刑事责任。
4. 抢劫未遂
抢劫未遂是指犯罪人在使用暴力或者威胁等手段想要夺取他人财物,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夺取成功。此时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已经开始,但没有得到预期的目的。抢劫未遂对被害人的权益具有威胁,因此也需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5. 贪污受贿未遂
贪污受贿未遂是指犯罪人有意想要受贿或者贪污公款,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成功实施,如被发现、被制止等。此时犯罪人的行为虽然已经开始,但没有取得预期的财物所得。贪污受贿未遂也需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总之,以上罪行的未遂形态同样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虽然未造成实际伤害,但其犯罪行为已经端倪,对被害人的权益具有潜在威胁。因此,在判决时需要综合考虑犯罪人的犯罪动机、情节、以及立功程度等因素,予以适当的刑罚。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