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是指组织、机关、团体以及其他单位或者企业通过其内部机构和人员实施的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单位犯罪不仅损害了单位自身的利益,还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因此,我国法律对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做了详细规定。下面主要介绍四个构成要件,即单位、内部机构、人员和犯罪行为。
一、单位
单位是构成单位犯罪的第一要件,指的是在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法人、非法人组织、政府机关等组织形式。单位是有独立的法律人格的,可以作为刑事法律主体承担责任。在单位犯罪中,只有单位具备了明确的法律实体,才能成为这一罪行的合法主体。
二、内部机构
内部机构是指单位内部的各种组织、部门、岗位、职务等设立,是单位犯罪的重要构成要件之一。内部机构是实现单位自身目标和任务的关键性组织,是实施单位犯罪的基础性构成。内部机构的设置,通常包括职能设置、权责界定、资金补助等各种制度。
三、人员
在单位犯罪中,人员是重要的参与者之一,也是必备的构成要件之一。人员指的是单位犯罪的实际执行者,可以包括高级主管、中层管理、基层从事操作活动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在涉及到单位的关键性工作机构、经济利益转移等方面人员极为重要。对于相关部门的助手等工作人员也应当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是单位犯罪的核心构成要件,指的是单位成员实施的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犯罪行为分为两类,即主观行为和客观行为。主观行为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时的意图、目的、动机等;客观行为则是犯罪人实施的行为。具体的,犯罪行为主要包括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过错行为、有错、无过的行为等。
总之,单位犯罪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行为,我国法律对于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做了详细规定,包括单位、内部机构、人员、犯罪行为等。所有的构成要件均需要同时具备方能成立单位犯罪,因此在打击单位犯罪过程中,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全面深入地调查和审理,以确保司法公正和法律权益的有力保障。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