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人共同完成的犯罪行为。在共同犯罪中,和从犯之间的区分是非常重要的,这涉及到各自的责任和处罚。区分主次犯罪的主要判断标准有以下几点:
一、犯罪的主动性和实施的中心性
主要是看犯罪的计划、策划、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中心性。如果一方是犯罪行为的主谋,起着决策、策划和组织的核心作用,其他人员只是被动地参与和执行,那么这个人就应当认定为犯罪的;而如果参与者之间在犯罪行为的计划和执行中平等地起到组织和参与的作用,没有明显的主动性和中心性,那么这些人就应当认定为犯罪的共同犯。
二、犯罪的故意和主观上的主次关系
主要是看犯罪行为中每个人的犯罪故意和主观上的主次关系。如果一方是明显的犯罪意图的拟定者和倡导者,并且其他人员是在这一人的教唆或者指示下参与和执行的,那么这一人就应当认定为犯罪的;而如果参与者之间的犯罪故意和主观上的贡献程度差不多,各自有独立的犯罪意图,那么这些人就应当认定为犯罪的共同犯。
三、犯罪行为的贡献程度和实施的分工
主要是看犯罪行为中每个人的贡献程度和实施的分工。如果一方的贡献质量和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其他人员只是按照其指示或者配合其行动,那么这一人就应当认定为犯罪的;而如果参与者之间的贡献程度和实施的分工差不多,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和等级之分,那么这些人就应当认定为犯罪的共同犯。
四、犯罪行为中的行为方式和具体执行过程
主要是看犯罪行为中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具体执行过程。如果一方在犯罪行为中具有明显的独立决策权和控制权,并且其他人员只是按照其指示或者配合其行动,那么这一人就应当认定为犯罪的;而如果参与者之间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指挥和控制关系,各自有独立的行动,并且彼此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决策权和控制权,那么这些人就应当认定为犯罪的共同犯。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四点只是判断主次犯罪的一般标准,并不是绝对适用的,具体的判断还需要根据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在实践中,可以结合主次犯罪在犯罪行为中的具体表现和行为动机、犯罪目的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更加准确地判断主次犯罪的关系。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