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犯罪 >> 百科详情

共同犯罪一人在逃怎么处理法条

2024-05-22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9604浏览

共同犯罪时,其中一人在逃的法律处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共同犯罪一人在逃怎么处理法条

1. 通缉在逃人员

当共同犯罪中的某一人逃脱时,对其立即发布通缉令,由公安机关组织各地警力进行通缉、抓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6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逃匿时,可以发布通缉令,责令其到案接受调查。

2. 诉讼中的在逃人员

对于在诉讼过程中逃脱的共同犯罪嫌疑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0条,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对其采取通缉或者羁押等强制措施。法院还可以依法对其进行缺席审判。

3. 缺席审判

如果共同犯罪的某一人在逃,经多次传唤仍未到案,法院可以对其进行缺席审判。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27条,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作出判决。判决中还应当说明被告人缺席的原因。

4. 判决执行

对在逃人员的判决执行,需要继续追捕和羁押。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09条,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或裁定,应当及时送达被告人。如被告人下落不明,可以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一旦被告人落网,应立即执行判决。

5. 在逃人员的配偶和家属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在逃人员的配偶和家属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其参与犯罪或者实施隐藏、转移、变卖赃款赃物、伪据等行为,则可能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总的来说,共同犯罪中在逃人员的处理主要体现在通缉、诉讼、判决执行等环节。公安机关和司法部门应当密切配合,依法追捕在逃人员,确保案件得到彻底查清和依法处理。

文章标签: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损害单位名誉可能构成的犯罪及法律分析如下: 1. 侮辱罪(《刑法》第246条) 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低单位名誉,情节严重可构成侮辱罪。需注意,侮辱罪通常针对自然人,但若行为直接损害单位信誉(如公开散布单位领
    2025-08-01 4187浏览
  •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是刑法理论中重要的概念,指犯罪行为在发展过程中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能完成法定构成要件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类型及相关法律要点:1. 犯罪预备 - 定义: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但因意志
    2025-07-31 2565浏览
  • 在我国刑法中,协助共同犯罪的量刑需结合《刑法》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九条及相关司法解释综合判定,主要考量以下方面:1. 共犯的刑事地位与责任划分 - (刑法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或起主要作用者,按全部罪行处罚。
    2025-07-31 4736浏览
  • 单位开具无犯罪证明应包含以下核心内容和注意事项: 一、标题格式标题应明确简洁,通常为“无犯罪记录证明”或“无犯罪证明”,居中加粗显示,必要时可注明单位名称(如“XX单位无犯罪证明”)。 二、正文内容1. 基本信
    2025-07-30 1971浏览
  • 栏目推荐
  • 单位犯罪行为的罪名界定涉及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多个关键要素,需结合法律规定、构成要件及司法解释综合判断,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法律依据与定义1. 《刑法》第30-31条规定 单位犯罪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2025-07-19 1343浏览
  • 在中国,监狱服刑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基本法律,明确了各类犯罪的刑期、罚则及刑罚执行方式。例如,第46条规定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执行
    2025-07-19 法律依 8790浏览
  • 在中国刑法体系中,被判处没收个人财产后,若希望减刑需满足法定条件并遵循特定程序。以下是减刑的主要途径和相关法律依据: 一、减刑的法定条件(《刑法》第78条)1. 重大立功表现 - 检举他人重大犯罪并经查证属实
    2025-07-19 9096浏览
  • 栏目热点
  •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组织体以单位名义实施的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行为。其认定和处理需结合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要点: 一、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1. 主体资格 单
  • 活埋人称为什么刑法呢

    查看详情

    活埋人称为什么刑法呢
  • 缓刑期间规定范围有哪些

    查看详情

    缓刑期间规定范围有哪些
  • 全站推荐
  • 林州作为河南省县级市,涉外商标注册需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或专业代理机构办理,其核心流程与全国标准一致,但需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制定策略。以下是关键要点及延伸分析: 1. 基础流程 - 国内核准:需确保商标已在中国
    2025-08-09 7487浏览
  • 合同生效期的确定需依据以下规则及法律依据,结合实务中的常见情形展开说明:1. 约定生效日 若合同条款明确载明“本合同自XX年XX月XX日起生效”,则以该日期为准,属《民法典》第502条规定的“意思自治原则”体现。书面约
    2025-08-09 6489浏览
  • 工伤鉴定需要本人前往两次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专业考量:1. 初次鉴定与复核鉴定的程序要求 首次鉴定通常用于确认伤情基本情况,包括医疗检查、病史采集和功能评估。第二次鉴定可能是对初次结果的复核,尤其是伤情
    2025-08-09 7738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