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谋犯罪是指在实际犯罪行为发生前,犯罪嫌疑人已经做好了犯罪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计划、收集情报、准备工具等,只待时机成熟即可实施犯罪的一种犯罪形态。预谋犯罪构成条件主要包括具有特定的主观与客观条件。
首先,预谋犯罪的主观条件包括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和犯罪故意。犯罪嫌疑人必须有实施犯罪的主观意图,即在心理上已经决定要实施特定犯罪行为,并且已经开始筹划和准备实施相应的犯罪活动。同时,他们也必须具备犯罪故意,即明知所从事的行为构成犯罪,但仍然有意识地继续筹谋和准备实施犯罪。
其次,预谋犯罪的客观条件包括具体的行为表现和实施犯罪的准备工作。具体的行为表现包括犯罪嫌疑人的行动轨迹、言行举止等,这些行为往往显示出犯罪嫌疑人的预谋犯罪的迹象。另外,进行预谋犯罪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比如获取相关情报、寻找合适的目标、准备作案工具等。这些准备工作的完成是预谋犯罪成立的重要条件。
另外,预谋犯罪构成条件还包括犯罪计划的严密性和实施犯罪的可能性。犯罪计划必须具有一定的严密性,包括时间、地点、手段等方面的详细安排,计划的周密性将增加预谋犯罪的成功几率。同时,实施犯罪的可能性也是构成条件之一,即犯罪嫌疑人具有实施犯罪的能力和条件,比如具备作案所需的技术、武器或其他工具等。
综上所述,预谋犯罪的构成条件包括具有特定的主观与客观条件。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之前必须有明确的主观意图和犯罪故意,同时具备犯罪行为的客观条件,包括行为表现、准备工作、计划严密性和实施可能性等方面。只有这些条件具备,才能构成预谋犯罪。预谋犯罪虽然在法律上尚未实施,但已经涉及到了犯罪的主观和客观要件,因此也被认为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犯罪行为。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