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主要依据如下:
1. 主体资格
单位犯罪的主体只能是依法设立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组织。个人无法构成单位犯罪的主体。而共同犯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
2. 犯罪主观状态
单位犯罪主观上体现为单位的故意或过失。单位的犯罪故意或过失通过其工作人员的犯罪故意或过失体现。而共同犯罪要求行为人之间存在共同故意。
3. 犯罪客观表现
单位犯罪是单位组织实施的违法行为,客观上表现为单位的行为。而共同犯罪是多人共同实施的违法行为,客观表现为行为人的共同行为。
具体来说:
(1) 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是指依法设立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组织,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造成重大危害的行为。
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 主体资格要件:行为人必须是依法设立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组织。
2) 主观要件:单位工作人员负有直接责任的,故意或过失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3) 客观要件:给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造成重大危害。
单位犯罪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生产、销劣产品罪。如某食品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违反食品卫生标准,采用劣质原料生产食品,造成消费者食物中毒,构成单位犯罪。
(2) 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是指两个以上自然人有共同故意,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犯罪行为的情形。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 主体要件:行为人必须是自然人。
2) 主观要件:行为人之间存在共同故意,即明知并且愿意共同完成犯罪行为。
3) 客观要件:行为人之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的一个典型例子是串通投标罪。如甲、乙、丙三人串通一致,阻碍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达成非法协议,使得投标程序失去公平性,构成共同犯罪。
总的来说,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都是指组织性质的违法犯罪行为,但在行为主体、主观状态和客观表现等方面有所不同。单位犯罪是单位组织实施的违法行为,共同犯罪是多人共同实施的违法行为。综合考虑这些要素,可以较好地区分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