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身份犯罪是指特定身份的人以滥用权力为手段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在我国刑法中,包括了多种刑法身份犯罪,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
1. 公职人员犯罪:公职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组织中具有公共职务的人员。因为公职人员在工作中通常拥有某种权力,如果利用职务之便为个人谋私利或者滥用职权犯罪,就构成公职人员犯罪。例如受贿、贪污、挪用公款等。
2. 财务人员犯罪:包括银行工作人员、会计人员、出纳人员等,这些人员因为工作职责的特殊性常常具有接触财物的机会,如果滥用职权或者贪污挪用公款造成经济损失,就构成财务人员犯罪。
3. 法官、检察官犯罪:司法人员依法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如果滥用职权或者徇私舞弊,有损司法公正,就构成法官、检察官犯罪。例如包庇罪犯、徇私舞弊等。
4. 律师犯罪:作为法律服务从业人员,律师的行为对维护法律秩序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律师违反律师职业道德,为当事人谋取私利或者犯罪,就构成律师犯罪。
5. 医生、药师犯罪:医师和药剂师作为医药行业的从业人员,具有医疗权和处方权。如果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违法处方或者非法行医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医生、药师犯罪。
6. 报记者犯罪:新闻媒体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新闻从业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报道客观公正。如果报记者编造虚假报道、污蔑他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就构成报记者犯罪。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刑法身份犯罪,这些犯罪主要是利用特定身份地位获取非法利益或者达到非法目的,给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这些犯罪应当依法加以严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