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舞弊罪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多个人共同实施徇私舞弊犯罪行为的情况。根据我国刑法第38条和第29条的规定,参与共同犯罪的人员均应承担刑事责任。
首先,根据刑法第29条的规定,对于共同犯罪,应当根据各人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负的责任进行量刑。具体而言,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整体行为情节:对于共同犯罪,法院会综合考虑所有犯罪人员的行为情节,包括犯罪的计划、策划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作用等,对于直接参与犯罪行为且起关键作用的人员会予以重点考虑。
2. 承担的责任比例:对于参与共同犯罪的人员,法院会根据各自所承担的责任比例进行刑罚量刑。在确定责任比例时,重要的原则是以实际犯罪行为的作用和危害程度为依据,对于直接实施行为、起关键作用、具有重大危害后果的人员会予以重点考虑。
3. 引诱和勾结程度:对于共同犯罪,如果是其中一人通过引诱、鼓动或者勾结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况,根据法院判断,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
4. 对他人的影响和引导:在共同犯罪中,有的人可能起到引导和诱导的作用,他们对他人造成的影响也会在判决中予以考虑,以确定其责任的大小。
另外,根据刑法第38条的规定,如共同犯罪的人员中的犯罪分子主动向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一种法定刑罚的适用情节,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此项情节,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从轻或减轻处罚。
综上所述,对于徇私舞弊罪共同犯罪,法院在量刑时会考虑各被告人在犯罪行为中的具体作用和承担的责任比例,并结合是否如实供述罪行等情节进行判决。同时,根据刑法第29条的规定,各犯罪分子应当各负其责,依法分别判处相应的刑罚。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