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是指法人单位或者其他组织作为主体实施的犯罪行为,其犯罪行为在法律上被视为一个整体,其刑事责任由单位或者组织承担。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构成单位犯罪呢?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构成单位犯罪的要件。
一、主体
构成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法人单位,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同时,其他组织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也可以是单位犯罪的主体。这其中,什么样的组织可以构成单位犯罪,主要是由法律规定来确定的。
二、犯罪行为
构成单位犯罪必须有实施犯罪行为的存在。这里所说的犯罪行为,应当指的是违反国家刑法的禁止性规定,包括刑法中规定的罪名、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具有刑法效力的禁止性规定。此外,单位犯罪的犯罪行为还应当具有客观的行为行为标准和明确的虚假或者违法的目的。
三、内部组织关系
构成单位犯罪必须具备内部组织关系的存在。这里的内部组织关系,主要是指法人单位或者其他组织内部共同实施犯罪的组织结构和独立的决策机构。也就是说,作为单位犯罪主体的法人单位或者其他组织不是由单独的个人或者少数人所组成的,而是由内部共同协同的组织机构和独立的决策机构所组成。
四、代表性
构成单位犯罪必须具有代表性。这里的代表性,主要是指单位犯罪的犯罪行为应当具有代表性,即该犯罪行为属于单位犯罪主体的组织管理范围内,且法人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决策机构予以授权或者默许。
五、过失责任
构成单位犯罪也可以是过失责任。在某些情况下,单位犯罪可能是因为法人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管理不善,对于某个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人的监管不力,致使该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此时,虽然法人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本身并不具有直接的犯罪故意,但其管理不善已经构成过失责任。
综上所述,构成单位犯罪的要件包括主体、犯罪行为、内部组织关系、代表性和过失责任等多个方面。只有当这些要件齐备时,才能够认定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属于单位犯罪,并由法人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承担刑事责任。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