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法是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市场经济秩序制定的重要法律,商标的合法使用是企业逐利经营的必然选择,而商标的非法使用则会对合法持有人的权益造成侵害,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因此,了解何为商标法违法行为及其后果是保障企业正当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商标注册违法行为
商标注册是商标法保护持有人权益的核心保障方式,只有合法注册商标,持有人才可以享有在区域范围内对其商标实施独占的权利。商标注册违法行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擅自使用他人商标(仿冒)
擅自使用他人商标,在商业活动中效仿他人商标,容易导致混淆消费者,破坏市场秩序。商标法规定,未经商标持有人的许可,其他人不得使用与其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2.未经授权注册商标(抢注)
未经授权注册他人的商标,是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商标法规定,商标申请人在申请注册商标时,不得恶意抢注他人的已经在市场上使用并知名的商标。
3.故意侵犯集体商标及证明商标(冒用)
故意侵犯集体商标及证明商标,会导致不仅持有人个人受损,还会影响整个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的形象。根据商标法规定,他人不得冒用集体商标及证明商标。
二、商标使用违法行为
在使用商标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种违法行为:
1.在商品包装上虚假使用商标
在商品包装上虚假使用商标,误导消费者,是商标法明令禁止的行为。
2.未经授权将商标许可给第三者使用
未经授权将商标许可给第三者使用,易导致持有人的商标形象遭受侵害。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人应当对其授权他人使用的商标活动承担监管义务。
3.未经批准使用他人的驰名商标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擅自使用他人驰名商标,不仅会破坏持有人利益,也会欺骗消费者,影响市场秩序。商标法规定,禁止未经授权使用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
三、商标侵权行为
商标侵权行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伪造商标或者销售伪造商标的商品
伪造商标或者销售伪造商标的商品,是严重侵犯商标持有人权益的行为。商标法规定,禁止伪造商标、销冒商标标识的商品。
2.侵犯他人商标独占权利
侵犯他人的商标独占权利,包括在商品上使用与他人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商标,或者在与其商品相同甚至非常相似的商品上擅自使用他人商标,均会构成侵犯对方独占权的行为。
总之,商标违法行为对企业及消费者都产生了不良影响,是商业活动不可承受的风险。企业应遵守商标法规定,明确知识产权观念,严格管控商标权利范围,确保商标的合法使用,助力市场经济秩序的发展。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