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中的表达是指根据著作权法第11条的规定,表达作品是指将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要求,通过文字、符号、数字、语言、音乐、美术、戏剧、电影、电视、录像、摄影、漫画、设计图、模型、雕塑等一定的形式进行具体建设以便有人能够知道或者理解、欣赏和实现的一种方式。简单来说,表达就是把著作的内容以创造性的形式和方式进行传播和展示。
表达是著作权法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创造性、独创性和新颖性的表现,是著作权保护的核心要素之一。著作权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科学技术作品、软件作品等,这些作品只有通过特定的表达形式才能让他人知道、理解、欣赏或实现。表达是作品实体化的过程,是作品脱离创作者的精神领域,进入大众视野的媒介和载体。通过表达,创作才得以传达和传播,从而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表达的形式和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文字、符号、数字等语言文字形式,可以是音乐、美术、戏剧、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还可以是录像、摄影、漫画、设计图、模型、雕塑等实物形式。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著作权法对不同形式的表达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保护。例如,文字作品主要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音乐作品主要通过音乐的形式进行表达,电影作品主要通过影像和声音的形式进行表达。著作权法在第11条中明确规定,“对作品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方式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这就意味着,即使是同一篇文章、同一首歌曲或同一部电影,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都可以独立受到著作权保护。
表达作品要具备创造性、独创性和新颖性。创造性是指创作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对已有的素材、资源和观念进行创新和改变。独创性是指作品在表达方式上独特,与已有的表达方式有明显差异。新颖性是指作品具备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只有具备这些要素的作品才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对于表达作品,著作权法赋予了创作者的权利和义务。创作者有权对其作品进行发布、展示、表演、发行、复制、改编、翻译等。同时,创作者也有义务尊重他人的著作权,不侵犯他人的作品。著作权法的目的是通过保护表达作品的著作权,鼓励和推动创新创作,促进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