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纠纷案的主要争议焦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赠与意思表示的认定问题。赠与合同成立的前提是赠与人必须有赠与的意思表示,而被赠与人也必须表示接受。这种意思表示的认定很容易引发争议,比如赠与人是否真的有赠与的意愿,是否存在利用赠与的方式规避法律或家庭义务的情况。有时被赠与人也可能声称自己没有明确地表示接受赠与。
2. 赠与财产范围和内容的认定问题。赠与合同中赠与的财产范围和内容往往存在争议,如是否包括赠与人所有的全部财产,还是仅针对特定财产。有时财产范围的界定也会引发争议,比如是否包括赠与人的存款、股权、不动产等。
3. 赠与行为的效力问题。赠与合同是否合法有效,是否存在法定的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也是一个重点争议点。如赠与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否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赠与是否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等。
4. 赠与合同的履行及其问题。赠与合同一经成立,赠与人就须履行赠与义务,将财产移转给被赠与人。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赠与人拒不履行的情况,引发纠纷。
5. 赠与合同的撤销问题。《民法典》规定了几种情形下赠与合同可以撤销,如赠与人后来陷入财产困难状况、受赠人有重大过错行为等。这些撤销情形的认定也成为争议焦点。
6. 赠与合同与其他法律关系的区分问题。赠与合同与买卖合同、继承等其他财产权利转移法律关系存在一定交叉,在具体案件中如何区分认定也是一大难点。
7. 赠与合同的证明问题。由于赠与合同多发生在亲属、朋友圈内,涉及私密财务信息,很少有书面证据,因此赠与行为的证明常常成为争议焦点。
总的来说,赠与合同纠纷案中争议焦点集中在赠与意思表示的认定、赠与财产范围和内容、赠与行为效力、合同履行、撤销条件,以及与其他财产关系的区分等方面。这些问题的认定和裁决,需要法官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事实和证据,运用法律规范进行审慎判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