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合同法知识 >> 合同效力 >> 百科详情

合同的撤销由谁撤出的

2024-05-09 合同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3201浏览

合同的撤销通常由合同当事人之一提出,即由参与签订合同的一方向另一方表示撤销合同意愿。合同的撤销可以是自愿的,也可以是依法强制的。

合同的撤销由谁撤出的

自愿撤销是指当事人双方在约定的合同期限内、合同成立前或合同成立后自愿协商撤销合同。当事人双方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对方表示撤销合同的意愿。一旦合同被撤销,双方将不再具有合同约束力,各自恢复到合同签订前的原状。

依法强制撤销是指合同中的某一方不存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或违反了合同约定的条款,导致合同无效或受到严重违约的情况下,另一方可以依法主张撤销合同。依法强制撤销合同通常需要通过法庭诉讼或仲裁程序进行处理。在判决或裁决生效后,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当事人双方将恢复到合同签订前的原状。

除了当事人自愿或依法强制撤销合同,还有几种情况下合同可以被撤销。一种情况是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撤销合同的条款,根据该条款,合同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被撤销。另一种情况是当事人双方由于合同成立后发生了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合同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被部分或全部撤销。

需要注意的是,合同的撤销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果在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撤销合同的情况,当事人双方想要撤销合同必须经过对方同意,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签订书面协议或通过互相交换声明等方式来达成撤销合同的协议。此外,当事人双方应该及时通知其他相关利害关系人,例如第三方合同各方、债权人等,以确保撤销合同的有效性。

总之,合同的撤销通常由合同当事人之一提出,可以是自愿的也可以是依法强制的。具体的撤销程序应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以及法律规定而定。

文章标签:合同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合同生效期的确定需依据以下规则及法律依据,结合实务中的常见情形展开说明:1. 约定生效日 若合同条款明确载明“本合同自XX年XX月XX日起生效”,则以该日期为准,属《民法典》第502条规定的“意思自治原则”体现。书面约
    2025-08-09 6489浏览
  • 合同套印章的法律效力取决于多种因素,需结合具体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判断,以下是关键要点分析: 1. 印章真实性 套印章若未经合法授权或伪造,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民法典》第490条规定,合同成立需当事人签字、盖章
    2025-08-08 7321浏览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依法变更合同,但需遵循以下法律规则和限制:1. 协商一致变更 合同变更需经各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民法典第543条)。任何单方无权擅自变更合同条款,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2025-08-07 586浏览
  • 二手房交易中使用假合同在法律上是无效的,且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以下是详细分析:1. 法律效力问题 - 《民法典》第146条明确规定,虚假意思表示的法律行为无效。假合同因双方恶意串通或虚构事实,自始不产生法律约束力
    2025-08-06 3277浏览
  • 栏目推荐
  • 商品房买卖合同属于典型的民事债权合同,其债权性质可从以下多维度分析:一、法律性质分类1. 意定之债:基于买卖双方自愿协商达成合意,区别于法定之债(如侵权之债)。2. 双务之债:双方当事人互负对待给付义务(买方
    2025-07-22 795浏览
  • 在中国法律框架下,高收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违法,需结合具体情形和法律规定综合判断。以下是关键分析要点:1. 法律平等性原则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条,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原则,劳动者解除权与收入
    2025-07-22 劳动合同 4919浏览
  • 合同谈判和投标承诺在商业实践中是两种不同但相互关联的法律行为,其差异主要体现在法律性质、约束力、内容重点以及适用阶段等方面。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法律性质与约束力不同 1. 投标承诺属于要约或要约邀请(根据
    2025-07-22 投标承诺 584浏览
  • 栏目热点
  • 在合同法律实践中,撤销合同中的某一条款(即部分撤销)是否可行,需结合具体法律体系、合同约定及司法裁判观点综合分析。以下是关键要点和法律逻辑的展开说明: 一、法律依据与原则1. 合同自由与意思自治 《民法典
  • 会员合同算债权吗知乎怎么写

    查看详情

    会员合同算债权吗知乎怎么写
  • 捷信合同终止能否恢复正常

    查看详情

    捷信合同终止能否恢复正常
  • 全站推荐
  • 认定工伤的法定职责部门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简称“人社部门”),具体由下设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工伤保险科负责。以下是详细说明和扩展内容: 1. 法律依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
    2025-07-26 8296浏览
  • 在中国现行刑法中,死刑适用于极少数性质极其恶劣、社会危害性极大的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可能判处死刑的罪名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1. 背叛国家罪(刑法第102条):勾结外
    2025-07-26 6493浏览
  • 遗嘱信托的收益处理涉及多个法律和税务层面的问题,需综合考虑信托目的、受益人权益及合规要求。以下是具体处理方式及相关扩展:1. 收益分配机制 - 若遗嘱信托条款明确规定收益分式(如定期支付、条件触发分配),受
    2025-07-26 9989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