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合同法知识 >> 合同效力 >> 百科详情

合同撤销期间是多久

2025-07-24 合同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3724浏览

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期间根据撤销事由和适用法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规定如下:

合同撤销期间是多久

1. 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欺诈胁迫情形

- 根据《民法典》第152条,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可行使撤销权。

- 若受胁迫,撤销权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1年内行使。

- 例外情形:自法律行为(合同)发生之日起超过5年的,撤销权消灭,无论当事人是否知晓撤销事由。

2. 可撤销合同的具体类型

- 重大误解:因对合同性质、标的物等重要内容认识错误,导致违背真实意思。

- 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或缺乏判断能力,致使权利义务明显失衡。

- 欺诈、胁迫:一方故意欺骗或威胁对方订立合同。

3. 撤销权的行使方式

- 必须通过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不可单方通知解除。

- 撤销后合同自始无效,需返还财产或折价补偿,过错方可能需赔偿损失。

4. 撤销权与解除权的区别

- 撤销权针对合同订立时的效力瑕疵,期间固定(1年或5年)。

- 解除权针对合同履行中的违约或约定事由,期限需依约定或法律规定(如不定期合同的合理期限)。

5. 特殊情况处理

- 债权人撤销权(《民法典》第541条):针对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行使期限为知道事由后1年,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

- 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期:相对人可催告法定代理人或权利人30日内追认,逾期视为拒绝。

6. 实务提示

- 撤销权期间为除斥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或延长,逾期则权利消灭。

- 证据保存至关重要,如欺诈的聊天记录、显失公平的评估报告等。

若涉及涉外合同或特定类型合同(如保险合同、劳动合同),需结合特别法规定综合判断。

文章标签:合同撤销期间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购买合同无效时,通常可以要求退款,但需结合具体情形分析法律依据和操作路径。以下是关键要点和扩展说明:1. 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 - 主体不适格:如一方无民事行为能力(如未成年人、精神障碍者),其签署的合同无效
    2025-07-15 合同 8979浏览
  • 车贷合同具备法律效力,但需满足以下法定要件并受相关法律约束:1. 合同主体适格 - 借款方需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贷款方须具备金融业务资质。银行、持牌汽车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合同
    2025-07-14 车贷合同 3991浏览
  • 合同的生效要件涉及多个因素,盖章未签字是否生效需结合具体情形分析,以下从法律依据和实务角度展开说明:1.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490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按指印时合同成
    2025-07-13 合同 7851浏览
  • 基金合同的生效公告通常由基金管理人或其委托的基金托管人发布,具体公告主体和流程如下:1. 基金管理人 基金管理公司(如公募基金公司)是基金合同生效的主要公告主体。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和《公开募集证券投资
    2025-07-12 基金合同 337浏览
  • 栏目推荐
  •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对方财物的犯罪行为。根据行为方式和实施手段,可分为以下主要类型:1. 虚构主体诈骗 行为人伪造营业执照、公章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
    2025-07-21 合同诈骗 7144浏览
  • 债权转让合同的处理需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规规范,主要涉及以下核心环节和注意事项: 一、合同成立要件1. 书面形式要求 根据《民法典》第546条,债权转让需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明确转让标的、范围
    2025-07-21 5604浏览
  • 单位解除合同是指用人单位或用工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单方面终止与劳动者或服务提供方的劳动关系或服务协议的行为。具体包括以下类型的主体和情形:1. 企业单位 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
    2025-07-21 合同 3644浏览
  • 栏目热点
  • 债权转让合同涉及的税费主要取决于转让性质、主体身份及合同金额等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税种:1. 增值税 - 企业转让金融债权: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企业转让金融商品(如应收账款、债券等)需按差额缴纳6%增值税
  • 合同价有变如何变更合同

    查看详情

    合同价有变如何变更合同
  • 被迫签了有欺诈合同有效吗

    查看详情

    被迫签了有欺诈合同有效吗
  • 全站推荐
  • 合同并不一定等同于债权,两者在法律关系上有联系但也有显著区别。以下是详细分析:1. 合同的法律性质 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据《民法典》第464条)。其核心在于“合意”,即双方或
    2025-08-17 9181浏览
  • 辞退劳动保障协理员的赔偿问题需依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规处理,具体涉及以下情形和赔偿标准:1. 合法辞退的补偿 - 若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协商解除)、第40条(无过失性辞退)或第41条(经济性裁员
    2025-08-17 4224浏览
  • 中国刑法中关于醉酒(喝醉)的相关条款及扩展内容如下:1. 刑事责任能力与醉酒 《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该条款明确醉酒不属于免除或减轻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司法实践中视为“原
    2025-08-17 4993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