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刑法 >> 百科详情

刑法关于喝醉的条款有哪些

2025-08-17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4993浏览

中国刑法中关于醉酒(喝醉)的相关条款及扩展内容如下:

刑法关于喝醉的条款有哪些

1. 刑事责任能力与醉酒

《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该条款明确醉酒不属于免除或减轻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司法实践中视为“原因自由行为”,即行为人自愿醉酒后实施犯罪,需承担与清醒时相同的责任。

2. 危险驾驶罪(醉酒驾驶)

《刑法》第133条之一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根据司法解释,血液酒精含量≥80mg/100ml即属醉酒标准。若醉酒驾驶造成重大事故(如死亡或重伤),可能转化为交通肇事罪(第133条)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14-115条),刑期大幅提升。

3. 故意犯罪与醉酒

醉酒后实施故意伤害(第234条)、寻衅滋事(第293条)等行为,不因醉酒减免处罚。例如,醉酒后斗殴致人轻伤,仍按故意伤害罪定罪。

4. 性犯罪中的醉酒情节

若利用被害人醉酒状态实施猥亵或(第236条、第237条),构成加重处罚情节。被害人因醉酒丧失反抗能力时,行为人即使未使用暴力也视为“违背妇女意志”。

5. 共同犯罪中的醉酒教唆

教唆他人醉酒后犯罪(如教唆醉酒者伤人),教唆者可能构成共同犯罪(第29条),需承担刑责。

6. 特殊职业醉酒责任

特定职业(如医务人员、驾驶员)醉酒后履职导致重大事故,可能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第134条)或玩忽职守罪(第397条)。

扩展知识:

行政处罚衔接:醉酒驾驶未达刑事标准者,依《道路交通安全法》处拘留、吊销驾照。

民事赔偿:醉酒犯罪造成损害,被害人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索赔(《刑事诉讼法》第101条)。

国际比较:部分国家(如日本)对“病理性醉酒”免除刑责,但中国刑法未区分生理性/病理性醉酒。

司法实践倾向:近年对醉驾的惩处趋严,但情节显著轻微(如挪车位未肇事)可能免予起诉(《刑事诉讼法》第177条)。

刑法对醉酒的规定体现了“禁止滥用自由”原则,强调个人对自身行为的预见和控制义务。

文章标签: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起刑标准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具体条款及犯罪情节综合判定,不同情形下的量刑差异显著。以下是主要情形及扩展分析:1. 放火、决水、爆炸等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刑法第114条、第115条) - 尚
    2025-08-02 5336浏览
  • 在刑法中,与“坐飞机”相关的常见罪名包括以下几个概念和可能的刑罚情形:1. 劫持航空器罪(《刑法》第121条) 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航空器严重损坏
    2025-08-01 4797浏览
  • 中国刑法对罪的认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下是认定罪的核心要素和相关扩展内容: 一、基本构成要件1. 犯罪主体 罪的主体为年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通常为男性。但在共同犯
    2025-07-31 350浏览
  • “窒息而亡的刑法”通常指古代或某些极端司法体系中使用的以窒息方式处决犯人的刑罚手段,属于死刑的一种残酷执行方式。以下是相关要点及扩展说明:1. 历史与类型 - 绞刑:最普遍的窒息刑,通过绳索勒紧颈部,压迫气
    2025-07-31 2585浏览
  • 栏目推荐
  • 在中国,监狱服刑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基本法律,明确了各类犯罪的刑期、罚则及刑罚执行方式。例如,第46条规定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执行
    2025-07-19 法律依 8790浏览
  • 在中国刑法体系中,被判处没收个人财产后,若希望减刑需满足法定条件并遵循特定程序。以下是减刑的主要途径和相关法律依据: 一、减刑的法定条件(《刑法》第78条)1. 重大立功表现 - 检举他人重大犯罪并经查证属实
    2025-07-19 9096浏览
  •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组织体以单位名义实施的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行为。其认定和处理需结合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要点: 一、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1. 主体资格 单
    2025-07-19 5007浏览
  • 栏目热点
  • 父亲因醉驾被判缓刑,需从法律、家庭和社会层面综合应对,以下为具体建议和相关法律知识扩展: 一、法律层面的应对措施 1. 严格遵守缓刑规定 - 缓刑期间需接受社区矫正,定期向司法所报告活动情况,未经批准不得离
  • 历史上有哪些人用过刑法

    查看详情

    历史上有哪些人用过刑法
  • 世界为什么要有死刑

    查看详情

    世界为什么要有死刑
  • 全站推荐
  • 离婚协议书中关于子女探望权的条款需明确具体,以确保子女权益和双方权利义务的清晰性。以下是关键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探望权主体条款1. 明确定义 明确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为"抚养方",另一方为"非抚养方"或"探望方"
    2025-08-01 267浏览
  • 著作权纠纷涉及多个领域和形式,以下是常见的类型及相关法律要点:1. 文字作品侵权 未经授权复制、发行、改编他人书籍、文章、学术论文等,包括网络转载未注明来源或篡改署名。将公有领域作品伪造成原创、抄袭他人情
    2025-08-01 2733浏览
  • 通过虚假承诺诱骗他人签订合同属于欺诈行为,受害者可采取以下法律措施维护权益: 一、民事救济途径1. 主张合同可撤销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受欺诈签订的合同属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受害人应自知道或应当知
    2025-08-01 875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