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是指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采用欺诈、误导、恶意隐瞒或虚假宣传等手段,导致另一方在合同签订后受到经济损失的行为。合同诈骗在民事诉讼中是可以获得赔偿的,具体还需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构成合同诈骗的条件
要想在民事诉讼中获得合同诈骗的赔偿,首先需要证明该行为符合合同诈骗的构成条件。其构成条件包括:
1. 另一方的意思表示是被欺骗的结果:即对方在签订合同时的意思表示是被欺凌、误导、隐瞒或虚假宣传所迫而作出的。
2. 诈骗人的行为是故意的:即其是故意采取欺凌、误导、恶意隐瞒或虚假宣传等行为,导致对方签订了有害的合同。
3. 对方签订的合同与其真实意愿相反:即若对方明白全部真相,是不会签署该合同的,但因欺凌、误导、恶意隐瞒或虚假宣传等原因而被迫签订该合同。
二、获得赔偿的途径
要获得合同诈骗的赔偿,可通过以下途径:
1. 要求解除合同:如构成合同诈骗,被欺凌方往往可以主张合同无效,要求解除合同,避免因签订有害的合同而遭受经济损失。另一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依法寻求赔偿:若合同签订后受到经济损失,被欺凌方可以依法寻求相应的赔偿。其可以向对方提出赔偿要求,若对方拒绝赔偿或不予受理,则可向有关行政机关要求协调或依法提起诉讼,强制对方履行赔偿义务。
3. 向公安机关报案:对于已涉及合同诈骗行为的人,被欺凌方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将交由公安机关依法追诉。若涉案人员被定罪并判刑,被欺凌方则可以在刑事赔偿程序中获得相应的经济赔偿。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在民事诉讼中是可以获得赔偿的。被欺凌方应尽快采取相关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