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欺骗手段,诱骗他人订立、履行或者变更合同,致使他人受损的行为。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立案程序主要包括报案、立案审查、决定立案和移送审查起诉等步骤。
首先是报案。合同诈骗罪是犯罪行为,遭受损害的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报案时,当事人需要提供涉案合同、相关证据以及涉案人员的身份信息等。
接着是立案审查。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将根据报案人提供的材料和证据,进行初步审查。如果初步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将立案审查启动程序;如果初步审查认为不符合立案条件,将不予立案。立案审查包括对报案人的讯问、相关调查取证等。
然后是决定立案。经过立案审查后,公安机关将根据审查结果,决定是否立案。如果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将立案并制作立案决定书;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将不予立案并向报案人发出不予立案决定书。
最后是移送审查起诉。在立案后,公安机关将案件材料移送至检察院,由检察院进行审查。检察院将根据移送材料,进行审查和评估,如果认为符合起诉条件,将决定提起公诉;如果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将决定不予起诉。
需要注意的是,合同诈骗罪是刑事犯罪,需要经过公安机关的立案、检察机关的审查和评估,最后由法院进行审判。在整个程序中,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都必须依法履行职责,保障当事人的权利,确保程序公正、公平。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