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解除时应当支付员工的经济补偿,其中包括应当支付的工资。因此,在劳动合同解除当日,员工应当获得应当支付的工资。
具体来讲,劳动合同解除时应当支付的工资包括以下两部分:
1. 未领取的工资
员工在劳动合同解除日之前已经工作但尚未领取的工资,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当日一并支付给员工。这部分工资是员工在该企业工作的劳动所得,应当由企业支付。
2. 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在解除员工合同时,应当支付员工的经济补偿。该经济补偿标准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包括以下情况:
- 企业依法进行解雇,或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且员工未达到应当领取经济补偿的条件:应当支付员工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企业依法进行解雇,或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且员工达到应当领取经济补偿的条件: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员工违反劳动合同,导致合同被解除,那么员工将不会获得解除劳动合同时的任何经济补偿,包括应当支付的工资。
总之,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劳动合同解除当日,员工应当获得应当支付的工资。企业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妥善地处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等相关问题,保障员工的权益。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