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解除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合同的约定,擅自终止或者不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根据中国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 未按规定解除合同: 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解除程序和条件,擅自终止劳动关系,属于非法解除合同。例如,未提前通知对方或未经过协商一致就单方面解除合同。
2. 违法解除合同: 在劳动法规定的解除合同情形之外,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擅自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也构成非法解除合同。比如,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怀孕、生育、患病期间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劳动者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擅自离职。
3. 歧视性解除合同: 用人单位因劳动者的性别、民族、宗教信仰、残疾等原因而非正当解除劳动合同,构成非法解除合同。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劳动者的性别、民族、宗教信仰等非劳动能力要求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
4. 侵害劳动者权益: 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加班费、社会保险等合法权益,导致劳动者不得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请求,这种情况下解除合同也属于非法解除。
5. 其他违法情形: 还包括未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仲裁机构裁决、法院判决,擅自变更、解除劳动合同;非法使用童工,解除未成年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等。
对于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受害方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请求恢复劳动合同关系,并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者法律责任的追究。因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履行解除程序,避免发生非法解除合同的情况。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