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婚前双方争取财产权益的主要方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个人财产权益
婚前双方应当明确各自的个人财产,包括存款、房产、股票债券等。个人财产应当在婚前达成共识,并确保双方在婚后对个人财产的处置权。通常个人财产在婚后仍归各自所有,不会自动转为共同财产。
2. 未来收入权益
婚前双方应当约定在婚后的收入分式。比如是完全共有,还是按贡献程度分配等。这样可以避免婚后因收入分配问题而引发争议。
3. 家庭开支分担
婚前双方应当约定家庭日常开支的分担方式,如房租水电费、生活费、孩子教育费等由谁负担或如何分担。明确开支分担有助于避免婚后产生矛盾。
4. 家庭资产权益
对于婚后可能购置的房产、车辆等家庭大型资产,婚前双方应当就其所有权和使用权作出约定。比如房产的产权归属,车辆的所有权等。
5. 债务承担
婚前双方应当如实披露各自的债务情况,并就婚后债务的承担方式达成协议。比如是共同承担还是各自承担。
6. 婚姻财产制
根据《婚姻法》,我国实行的是"婚前财产制"。双方可以约定采取何种婚姻财产制,如完全共有制、部分共有制或完全分别制。这将影响双方在婚后的财产权益。
7. 离婚财产分割
对于可能发生离婚的情况,婚前双方也应当就离婚时的财产分割问题达成共识和约定。这有助于避免离婚时争议纠纷。
综上所述,婚前双方应就上述方面充分沟通与协商,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为未来婚姻生活奠定良好的财务基础。当然,除了财产权益,双方在婚前还应当就其他重要议题如生育、教育等达成共识,为幸福美满的婚姻奠定坚实的基础。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