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发生后,双方通过劳动仲裁机构进行调解或裁决的过程。如果劳动仲裁的结果对一方造成了损失,那么受损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下几个途径来申请赔偿。
首先,受损方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重新审理或申请执行。劳动仲裁的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但有时候被告方可能不履行裁决书上的义务,这时受损方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仲裁机构会派出执法人员执行裁决,并追缴拖欠的工资或赔偿金。另外,如果受损方认为劳动仲裁的结果有误,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内向重新审理委员申请重新审理。重新审理委员会会对劳动仲裁结果进行审查,根据情况作出新的决定。
其次,受损方可以通过法院起诉。在劳动仲裁结果认定有误或对受损方的权益保护不足的情况下,受损方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重新确定劳动争议问题并获得赔偿。法院会依法受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决。起诉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劳动争议仲裁庭或专门的劳动争议法院。
第三,受损方可以申请支付保证金。如果被告方不愿支付仲裁裁决金额或雇主被判定的违法赔偿金,受损方可以申请支付保证金。被告方将根据法院或仲裁机构的决定支付保证金,以保证最终赔偿款项的支付。
最后,受损方还可以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在劳动仲裁的过程中,如果受损方觉得裁决机构的工作存在不当行为或违法违纪行为,可以向上级行政部门投诉。相关行政部门会对投诉进行调查,并依法处理。
综上所述,劳动仲裁后,受损方可以选择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重新审理或申请执行,也可以通过法院起诉,申请支付保证金或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当然,具体的操作要根据个人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决定。受损方可以咨询专业律师或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获取更详细的指导。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