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书是根据劳动者是否在工作中受伤、患病等情况作出的认定,是确定是否属于工伤保险范畴的重要依据。工伤认定书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受伤人员获得相应的工伤待遇和医疗补偿。在工伤认定书中,医疗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那么工伤认定书要交医疗费吗?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工伤认定书不是用来支付医疗费用的文件,而是用来确定工伤事故是否属于工伤保险的范围,以便确定工伤待遇和医疗补偿的文件。因此,工伤认定书并不包含医疗费的支付。
那么,在工伤认定书确定后,受伤者该如何获得医疗费用呢?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规定,工伤人员在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工伤保险基金协作承担。具体来说,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进一步诊治的需要为工伤人员提供相应的医疗费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社会保障基金的规定按时足额地支付其应承担的部分,工伤保险基金则承担超过用人单位支付标准的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受伤人员在治疗期间所支付的医疗费用可以进行报销,但是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办理报销手续,具体步骤如下:
1. 治疗前,必须向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进行申报,同时提供相关的材料,如工伤认定书、等。
2. 开始治疗后,每次就医都需要带上工伤认定书进行报销,同时保存好所开具的医疗费用清单,以便之后进行报销。
3. 治疗结束后,将所收集的医疗费用清单、报销申请表和工伤认定书等材料逐一提交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报销手续。
在办理医疗费用报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医疗费用报销时必须持有社会保障卡。
2. 如果是在异地就医,需要将医疗费用清单、报销申请表等材料寄送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报销。
3. 医疗费用报销时需要注意开具正规的发票或者收据,并尽量避免出现无法报销的医疗费用。
综上所述,工伤认定书并不包含医疗费用的支付,工伤认定书的作用是用来确定工伤事故是否属于工伤保险的范围,以便确定工伤待遇和医疗补偿的文件。在获得工伤认定书后,受伤人员需要依据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规定,向用人单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工伤保险基金协作承担的部分索取医疗费用,同时在治疗期间进行医疗费用报销时需要注意相关的手续和注意事项。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