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后出院工资的计算方法如下:
1. 工伤医疗期间的工资待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工伤医疗期间,企业应按照injured worker的原工资标准支付其工资。即企业应按照worker在工伤发生前的实际工资标准全额支付其在医疗期间的工资。
2. 工伤鉴定后的工资计算
如果worker在工伤鉴定后达到工伤医疗终结,可以办理出院手续。这时,worker的工资应按以下标准计算:
(1)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企业应按照worker工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的90%支付其生活护理费。
(2)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根据鉴定的残疾等级,确定其工资待遇:
- remaining工作能力70%及以上的,企业应支付其工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100%。
- remaining工作能力60%及以上但不足70%的,企业应支付其工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90%。
- remaining工作能力50%及以上但不足60%的,企业应支付其工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80%。
- remaining工作能力40%及以上但不足50%的,企业应支付其工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70%。
- remaining工作能力30%及以上但不足40%的,企业应支付其工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60%。
- remaining工作能力20%及以上但不足30%的,企业应支付其工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50%。
- remaining工作能力10%及以上但不足20%的,企业应支付其工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40%。
- remaining工作能力不足10%的,企业应支付其工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
3. 其他待遇
除了工资待遇外,企业还应为工伤职工提供以下待遇:
(1) 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标准,每月发放一定的伤残津贴。
(2)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标准,一次性支付一定金额的伤残补助金。
(3) 工伤康复费用:支付因工伤而需要进行的各项康复治疗费用。
总之,工伤鉴定后worker的工资待遇应根据其remaining工作能力的比例来确定,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标准执行。同时,企业还需要为worker提供其他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