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保障劳动者以下权益:
1. 平等就业权: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禁止就业歧视,包括性别、民族、宗教信仰、年龄、残疾等因素的歧视。
2. 劳动合同权: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条件等条款,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 劳动报酬权:劳动者有权按时足额获得工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加班工资应依法支付。
4. 休息休假权:劳动者享有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病假、产假、婚等休假权利,用人单位不得无故剥夺。
5. 劳动安全卫生权:用人单位必须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条件和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6. 社会保险权: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保障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益。
7. 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者有权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用人单位应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
8. 劳动争议处理权:劳动者在发生劳动争议时,有权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9. 工会参与权: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通过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维护自身利益。
10. 解除劳动合同权:劳动者在符合法定条件时,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非法限制或阻挠。
11. 特殊群体保护权:女职工、未成年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享有特殊保护,如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禁忌劳动、保障未成年工的健康成长等。
12. 职业危害防护权: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劳动者有权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和治疗,用人单位应承担相关费用。
13. 劳动监察权:劳动者有权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应依法查处。
14. 集体协商权:劳动者有权通过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改善劳动条件。
15. 禁止强迫劳动权:用人单位不得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
16. 经济补偿权: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符合法定条件的劳动者有权获得经济补偿。
17. 隐私保护权:用人单位不得非法收集、使用或泄露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侵犯劳动者隐私。
18. 职业发展权:劳动者有权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职业晋升机会,用人单位不得设置不合理的晋升障碍。
19. 劳动条件知情权:劳动者有权了解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
20. 法律援助权:经济困难的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有权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帮助。
劳动法的这些规定旨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劳动者也应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