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仲裁中,员工可以就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提出请求:
1. 工资未支付或拖欠工资
这是最常见的劳动仲裁请求之一。员工可以要求雇主支付拖欠的工资,包括正常工资、加班工资、奖金等。如果有明确的工资数额和支付期限约定,但雇主未按时足额支付,则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程序要求支付。
2. 经济补偿金
当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雇主应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常见的情形有:无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员工退休、员工死亡等。补偿标准通常为工资的1-2个月,具体由仲裁委员会根据情况确定。
3. 工伤赔偿
如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遭受工伤,可以要求雇主支付工伤医疗费、伤残赔偿金等。这涉及到工伤认定、伤残等级评定等专业问题,需要依照相关法规执行。
4. 劳动合同争议
员工可以就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及终止等方面提出仲裁请求。比如合同内容不明确、违反法律规定,或者雇主单方面违反约定等。仲裁机构将根据法律和合同条款裁决。
5. 社会保险缴费
员工可以要求雇主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如果雇主未按时足额缴纳,员工可以通过仲裁程序要求补缴。
6. 劳动保护
如果雇主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女职工和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违反法律规定,员工可以提出仲裁请求。比如要求提供加班工资、病假工资,或者要求改善工作环境等。
7. 职业培训和职业发展
员工可以要求雇主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机会,并根据自己的工作表现获得合理的职业发展机会。如果雇主在这方面存在明显违反的情况,员工可以提出相关的仲裁请求。
总的来说,劳动仲裁涉及面广,既包括基本的工资福利问题,也包括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等诸多方面。员工应当全面了解自己的权利,并依法依规提出仲裁请求,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仲裁机构也应公正公开地进行裁决,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