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百科详情

签了劳动合同如何解除劳动关系

2024-06-16 劳动工伤 责编:爱法小站 6948浏览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签了劳动合同如何解除劳动关系

1.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应当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并就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经济补偿等达成一致。

2. 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可以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而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在以下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不受上述30天通知期限的限制,随时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1)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

(2)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3) 用人单位的劳动条件未达到劳动合同约定或者劳动法律、法规的标准的;

(4) 劳动合同无效,且不改变劳动者事先提供劳动的事实的;

(5) 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3.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可以在以下情况下以30天事先书面通知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1)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换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双方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当用人单位发生以下情况时,可以无需事先通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

(1)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 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合同或者公司规章制度的;

(3)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且拒不改正的;

(5) 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6) 发生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的。

4.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合同期满时自动终止,无需另行解除。

5. 依法终止劳动合同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即依法终止:

(1)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2)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3)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4)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对于存在劳动合同关系的双方,当发生上述情形时,劳动合同即自动终止,无需另行解除。

总之,劳动者解除或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时,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有争议,可以申请行政调解或者提起劳动争议诉讼。

文章标签:劳动合同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员工签订劳务合同的计算和注意事项涉及多个方面,需结合法律条款、合同类型及双方约定综合考量。以下是详细分析:1. 合同性质界定 -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 劳动关系受《劳动合同法》约束,适用五险一金、经济
    2025-07-05 劳务合同 4162浏览
  • 未入职时解除劳务合同的赔偿问题,需根据解除原因、合同性质及法律规定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法律依据 1. 《劳动合同法》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 若双方建立的是劳动关系(符合劳动合同特征),未入职即解除可能
    2025-07-03 5040浏览
  • 在中国,入职签订的劳动合同主要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范。常见的劳动合同类型及注意事项如下:1.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约定明确的起始和终止日期,适合短期或项目制用工。合同到期后
    2025-07-02 劳动合同 2187浏览
  • 劳务合同中的违法分包通常指发包方违反法律法规,将工程或劳务作业分包给不具备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的单位或个人,或未按合同约定擅自分包的行为。以下情况属于违法分包的核心情形: 1. 分包给无资质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2025-07-01 2938浏览
  • 栏目推荐
  • 劳动能力鉴定过程中是否需要通知单位,主要取决于具体情形和相关法律规定,需综合考虑以下几点:1. 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
    2025-07-19 劳动能力鉴定 5911浏览
  • 申报工伤保险赔偿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如下:1. 立即报告工伤事故 - 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报告,重大事故需在1小时内紧急报告。若用人单位未及时申报,劳动者本人或近
    2025-07-18 工伤赔偿 4231浏览
  • 劳动争议的用人单位通常被称为"用人单位"或"雇主",在具体法律语境中可能涉及以下组织形式和概念:1. 企业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依法设立的企业主体,是劳动争议中最常见的用人单位类型。《劳动合同法》
    2025-07-18 单位 5050浏览
  • 栏目热点
  • 工伤认定失败后能否报销医疗费用,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 工伤保险范畴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只有被认定为工伤的医疗费用才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认定失败,原则上工伤保险不予报销,但下列情
  • 员工签订劳务合同怎么算

    查看详情

    员工签订劳务合同怎么算
  • 民工工伤赔偿怎么写

    查看详情

    民工工伤赔偿怎么写
  • 全站推荐
  • 员工在车间是否算工伤,需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规定综合判定。以下是具体分析及赔偿流程: 一、工伤认定标准1. 工作时间与工作场所 员工在车间内因工作原因受伤(如操作设备、搬运货物等)属于工伤。即使非工
    2025-08-08 7212浏览
  • 在中国法律体系中,醉酒行为本身不能直接作为减刑依据,是否减刑需严格遵循《刑法》及《监狱法》相关规定。以下是相关要点和扩展说明:1. 减刑的核心条件 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减刑需满足“确有悔改表现”或“立
    2025-08-08 4452浏览
  • 配偶家暴背景下涉及的遗嘱纠纷认定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需结合家庭暴力事实与遗嘱效力要件综合判断。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一、家暴行为对遗嘱效力的影响1. 法定无效情形 根据《民法典》第1143条,受胁迫所立遗
    2025-08-08 7437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