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工工伤赔偿的规范书写及法律要点,需结合《工伤保险条例》《劳动合同法》等法规,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赔偿项目及法律依据
1. 医疗费用
全额报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住院费(含康复性治疗),需提供正规票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
超出工伤保险目录的费用,若用人单位未参保,由单位承担(《社会保险法》第41条)。
2. 停工留薪期工资
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按月支付,一般不超过12个月(《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10级伤残按本人工资的27-7个月发放(《工伤保险条例》第35-37条)。
4. 伤残津贴(1-6级适用)
按月支付本人工资的90%-60%,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补足差额。
5. 工亡待遇
丧葬补助金(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二、关键程序要求
1. 工伤认定时效
单位需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申请;劳动者或近亲属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
2. 劳动能力鉴定
伤情稳定后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结论不服可在15日内申请复核。
3. 仲裁与诉讼
赔偿争议可申请劳动仲裁,不服裁决可在15日内起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0条)。
三、举证责任与注意事项
1. 用人单位否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需提供工资记录、工友证言、考勤记录等证据。
2.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依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主张事实劳动关系。
四、特殊情形处理
非法用工:按《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索赔,标准高于工伤保险。
第三人侵权:可同时主张民事赔偿与工伤待遇(医疗费除外)。
五、文书撰写要点
赔偿协议需明确:
1. 双方基本信息;
2. 工伤发生时间、地点及伤情;
3. 赔偿项目明细及支付方式;
4. 权利义务终止条款;
5. 争议解决途径。
参考模板条款:
"甲方一次性支付乙方伤残补助金、医疗费等合计××元,乙方不得再就此事主张任何权利。本协议自双方签字并经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见证后生效。"
建议签署前咨询属地法律援助中心(12348热线),协议需加盖用人单位公章并由劳动者留存原件。建筑领域工伤高发行业应投保工伤保险,未参保的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建筑施工企业工伤保险管理办法》第4条)。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