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部门在进行检查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劳动保障部门会检查用人单位与员工是否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并查看合同中是否包含了法定的必备条款,如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同时还会了解用人单位是否建立了劳动合同台账,并对合同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查。
2. 劳动报酬支付情况
劳动保障部门会重点检查用人单位是否按时、足额支付员工的工资报酬,包括工资的构成、发放方式、标准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还会关注是否存在拖欠工资、克扣工资等行为。
3.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情况
劳动保障部门会查看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包括正常工作时间、加班时间、休息日、法定假日等是否符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同时还会检查用人单位是否建立了出勤考勤制度,并如实记录员工的出勤情况。
4. 社会保险缴纳情况
劳动保障部门会核查用人单位是否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并查看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是否正确。同时还会了解用人单位是否为新招聘的员工及时办理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5. 劳动安全卫生情况
劳动保障部门会检查用人单位是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配备了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以及是否对员工进行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同时还会关注用人单位的卫生防疫措施是否到位,是否为员工提供了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6. 特殊群体权益保护情况
劳动保障部门还会重点关注用人单位是否依法保护了女职工、未成年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包括是否建立了相应的保护制度,是否为这些群体提供了特殊的关爱和照顾。
7. 集体合同签订情况
对于有集体协商制度的单位,劳动保障部门还会检查其集体合同的签订情况,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了集体谈判和签订,以及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总的来说,劳动保障部门在检查用人单位时,主要关注劳动关系建立、劳动报酬支付、工作时间安排、社会保险缴纳、安全生产管理以及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旨在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为了配合劳动保障部门的检查工作,用人单位需要建立健全各项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做好相关台账和记录的规范化管理,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切实维护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合法权益。只有企业和员工共同维护劳动关系,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