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签订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每种形式均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确保合法有效:
1. 书面签订:
最常见的签订方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签署书面劳动合同。合同需明确工作内容、地点、薪资、期限等核心条款,双方各持一份原件。《劳动合同法》第10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合同,未及时签订书面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承担双倍工资等法律责任。
2. 电子合同:
通过电子邮件、第三方电子签名平台(如可信时间戳、CA认证)等方式签订,具有与书面合同同等法律效力。需符合《电子签名法》第13条规定的“真实身份、意愿认证”及“数据电文不可篡改”等条件。
3. 口头协议:
仅适用于非全日制用工(如兼职),且需符合《劳动合同法》第69条的“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等规定。但口头协议因举证困难,易引发纠纷,不建议采用。
4. 事实劳动关系:
未签订书面合同但实际提供劳动的情形,劳动者可凭工资支付记录、考勤、等证据主张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可能面临补签合同或赔偿风险。
5. 集体合同:
由工会或劳动者代表与企业签订,覆盖全体职工,内容涵盖劳动报酬、工时等集体性条款。《劳动合同法》第51-56条对协商程序、备案及效力作出专门规定。
扩展知识:
劳动合同签订时间: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否则用人单位需支付第2个月起的双倍工资(最长11个月)。
无固定期限合同:连续工作满10年或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合同后,劳动者可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试用期约定: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超过1个月;1年以上不满3年的,不超过2个月;3年以上及无固定期限合同,不超过6个月。
签订合同时需注意条款完整性,避免“空白合同”或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格式条款,争议解决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