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故意是指多人联合犯罪时,共同犯人有故意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观态度。在刑法中,共同犯罪的故意是犯罪成立的基本要件之一,它反映了犯罪行为者对其犯罪行为的认识和态度。
共同犯罪的故意主要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形式。直接故意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对法律规定禁止的,他预见到可能会造成违法后果,但是他不仅对违法后果有了预见,而且能够接受、愿意对违法后果负责。例如,多名犯罪人员共同计划实施一起抢劫案,每个人都知道抢劫是违法行为,也愿意对抢劫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间接故意则是指犯罪人在犯罪时虽然没有直接预见到违法后果的发生,但他应当并且能够预见到违法后果的发生,同时对违法后果也持容忍、默许、包容、放任等态度。例如,几名人联合行窃,其中一名犯罪人员明知其行为可能导致财物损失,但他并没有直接预见到具体的财物损失,然而他对犯罪行为持包容、放任的态度,也愿意对行窃行为负责。
共同犯罪的故意表现出了犯罪人员在犯罪行为中的主观意愿和态度,它是判断共同犯罪是否成立以及共同犯罪人的心理特征的关键标准。故意是主观上的评价标准,它充分体现了犯罪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具备故意,才能认定犯罪人的主观行为要素,才能认定他的犯罪意愿和态度。
共同犯罪的故意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区分正常人行为和罪犯行为的一个关键标志。只有具备故意,才能认定共同犯罪的责任,才能建立起对罪犯的法律责任。共同犯罪的故意对于做出刑事判决和给予刑罚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能够帮助法官正确区分犯罪人的主观行为要素和心理素质。
总之,共同犯罪的故意是指多人联合犯罪时,共同犯人有故意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观态度。它通过对犯罪人的预见、认识和对违法后果的态度来判断犯罪人的意愿和态度。故意是共同犯罪成立的基本要件之一,对于判断共同犯罪是否成立和给予刑罚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