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通俗地说,指的就是通过网络技术进行的欺诈活动。电信诈骗活动多种多样、花样繁多,通常涉及虚构特殊关系、诈骗、虚构中奖信息、利用病情进行捐款、利用银行短信诈骗等手法。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我国法律对电信诈骗的规定及相关刑法。
《刑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隐藏事实的方法,骗取公民财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电信网络诈骗被公认为是一种特殊的骗取财产犯罪,采用的是虚构的事实、隐瞒的事实等手段进行,其危害性和社会危害性较大。因此,根据《刑法》中的规定,对电信诈骗的刑事责任是比较严重的。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电信诈骗罪的数额超过三千元以上或者有其他情节的,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标准为三万以上。这一规定也从数额的角度对电信诈骗进行了界定,明确了不同数额级别的罚则。
在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过程中,我国还实施了多项专门的打击措施。例如,公安部会持续开展打击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对网络诈骗犯罪分子进行高压打击。同时,中国电信等运营商也会发布相关提示信息,提醒用户注意防范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一种虚构事实、隐藏事实以骗取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不仅涉及刑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的相关罪名,还存在专门的打击措施和情节认定标准。在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过程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提高大众的防范意识,加强法律监督和打击力度,才能有效遏制这种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