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刑法 >> 百科详情

刑法犯罪的阻却事由有哪些

2024-07-06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4791浏览

刑法犯罪的阻却事由

刑法犯罪的阻却事由有哪些

在刑法理论中,阻却事由是指在客观上构成犯罪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所处的特殊情况或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不应该被认定为犯罪,从而不应对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阻却事由的存在会排除犯罪的构成,因此也被称为犯罪排除事由。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的阻却事由:

一、正当

正当是指行为人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法益,对正在进行的或即将发生的违法侵害采取必要的行为,造成侵害行为人损害的行为。只要行为人的行为是必要的,并且未超过的限度,就可以认为是正当,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二、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是指行为人为了避免自己或他人的权益遭受现在的急迫危险,而采取的危险较小的行为手段。只要行为人的行为是为了避险,且采取的手段是必要且不超过避险的需要,就可以认定为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三、违法性错误

违法性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产生错误认识,导致其主观上缺乏违法意识。如果行为人的错误是合理的,那么就可以认为其不具有违法故意,不应负刑事责任。

四、不能完全责任能力

不能完全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由于心智缺陷或精神障碍,致使其行为能力或判断能力严重受损,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对于这类人,其责任能力存在缺陷,应当减轻或免除其刑事责任。

五、被害人同意

被害人同意是指被害人自愿放弃自己的法益,行为人据此实施的行为不应认定为犯罪。但被害人同意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如不得损害公共利益、不得违背善良风俗等。

六、法令执行

法令执行是指行为人根据法律规定实施某项行为,即使该行为客观上造成了损害,也不应认定为犯罪。只要行为人的行为是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进行的,就可以认为是法令执行。

综上所述,刑法犯罪的阻却事由主要包括正当、紧急避险、违法性错误、不能完全责任能力、被害人同意以及法令执行等情形。这些情形都表明,虽然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构成犯罪,但由于行为人所处的特殊情况或主观心理状态,其行为不应该被认定为犯罪,不应对行为人负刑事责任。

文章标签:阻却事由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刑法小学教学案例是指针对小学生进行刑法教育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通常涉及儿童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境,如校园欺凌、盗窃、故意伤害等,并且结合刑法相关规定,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案例内容详实、情节生动,帮助
    2025-05-05 案例 901浏览
  • 借刀属于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行为,涉嫌故意罪。如果行为人的主观恶意明显、行为构成非法侵害他人生命权的犯罪事实且因果关系清晰,那么应以故意罪进行处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此罪属于严重刑事犯罪,将面临严厉
    2025-05-05 借刀杀人 166浏览
  • 法律对于说假话的人的处罚,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且不影响合法权益的情况下说谎,一般是不构成违法犯罪的。若捏造事实造成严重后果则可能构成犯罪行为,需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具体定罪处罚要根
    2025-05-04 假话人 2903浏览
  • 刑法规定的轻伤标准主要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涉及人体各部位如头部、面部、颈部等损伤程度。具体标准涉及损伤部位的功能障碍程度、并发症等。详细标准较为复杂,建议查阅相关法律规定或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获取
    2025-05-04 轻伤的 8256浏览
  • 栏目推荐
  • 如果醉驾被判缓刑但未能执行,应立即与判决法院联系,解释未能执行的原因,并询问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同时,也可能需要咨询律师的专业意见,了解相关的法律程序和可能的后果。拒不执行判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2025-04-05 2448浏览
  • 如果好朋友共同犯罪被抓,将会面临法律程序和司法审判。具体情况会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程度以及所在地区的法律规定有所不同。建议尽快寻求律师的帮助,配合调查,诚实面对问题。同时,也要承担相应责任,尽力帮助
    2025-04-05 2967浏览
  • 触犯刑法指的是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抢劫、盗窃、诈骗、、制造和使用等行为。这些行为会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刑法将对这些行为实施制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要遵
    2025-04-05 2275浏览
  • 栏目热点
  • 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但由于法律和司法实践的原因,对于的刑罚并不是简单的设死刑就能解决。法律需要考虑到犯罪的性质、情节、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并遵守公正、公平、人道等原则。此外,设死刑也需要考虑其他
  • 共同犯罪宣判结果如何

    查看详情

    共同犯罪宣判结果如何
  • 辱骂军属有什么刑法处罚

    查看详情

    辱骂军属有什么刑法处罚
  • 全站推荐
  • 刑法司法认定的依据主要包括:法律条文、相关法规、司法解释、立法精神、犯罪构成理论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判例和审判经验等。在认定犯罪行为时,应遵循合法、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司法公正
    2025-04-23 2092浏览
  • 商标保护第九类主要涉及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和计算机硬件等领域。包括测量仪器、测试设备、导航仪器、音响设备、计算机硬件等类别。这些类别的商标保护对于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推
    2025-04-23 商标 993浏览
  • 租房合同如欲解除并宣告无效,需依据实际情况。首先双方可协商;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签订;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
    2025-04-23 7266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