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犯罪 >> 百科详情

定位为单位犯罪行为有哪些

2025-07-17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3033浏览

单位犯罪行为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根据中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常见的单位犯罪行为包括以下类型及其扩展分析:

定位为单位犯罪行为有哪些

一、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类犯罪

1.

单位以牟利为目的,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的货物、物品,或偷逃关税。表现形式包括:普通货物、珍贵动植物制品、武器弹药等。司法实践中,单位常通过虚构贸易背景、制作虚假单证等方式实施。

2.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单位在设立或增资时虚假验资,或股东/发起人完成出资后抽逃资金。

- 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上市公司隐瞒重大财务风险或虚构利润,损害投资者权益。

3. 金融诈骗罪

- 集资诈骗罪:单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如P2P平台虚构投资项目。

- 票据诈骗罪:单位签发空头支票或使用伪造票据骗取财物。

二、侵犯财产类犯罪

1. 合同诈骗罪

单位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主体资质、提供虚假担保或收受货款后逃匿,常见于建设工程、大宗商品贸易领域。

2. 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

虽主体多为自然人,但若单位决策层集体决议侵占本单位财产,可能构成单位犯罪。例如,公司高管集体决议将单位资金用于个人消费。

三、危害公共安全与社会管理秩序类犯罪

1. 重大责任事故罪

单位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导致重大事故发生,如矿山企业违规开采引发塌方。需注意直接责任人员与单位责任的双罚制。

2. 污染环境罪

企业长期暗排有毒物质,造成土壤、水体严重污染。司法解释明确将“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列为入罪标准。

3.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单位系统性制冒伪劣商品,如、劣质建筑材料。

-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食品企业添加非食用化学物质(如“地沟油”案件)。

四、妨害司法罪

1. 单位行贿罪

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或违反规定给予回扣、手续费。典型案例如医药企业贿赂医院采购负责人。

2. 虚假诉讼罪

单位捏造民事法律关系,通过诉讼手段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如虚构债务转移资产。

五、其他特殊类型

1. 洗钱罪

金融机构或特定非金融机构明知是犯罪所得,协助转移、转换资金性质。2021年《刑法修正案(十一)》将“自洗钱”入罪后,单位可能同时构成上游犯罪与洗钱罪。

2. 逃税罪

单位采取欺骗手段少缴税款,需注意《刑法》第201条“初犯补税免刑”的特别规定。

构成要件与处罚特点

1. 主观要件:须以单位名义实施,体现单位意志(如董事会决议、法定代表人决定)。

2. 责任认定:实行“双罚制”,既处罚单位(罚金),又追究直接责任人刑事责任。

3. 量刑差异: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刑罚通常轻于自然人单独犯罪,但罚金数额可能更高。

司法实践难点

单位人格否认:滥用公司独立地位实施犯罪的,可能穿透追究股东责任。

跨国犯罪管辖:如跨境电商、境外上市企业财务造假,涉及国际司法协作。

单位犯罪的法律规制体现了对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底线约束,其认定需结合组织形式、利益归属、决策程序等综合判断。近年来,我国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数据安全法》等新增了单位可能涉及的犯罪类型,反映了立法对社会治理需求的动态回应。

文章标签:行为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在我国刑法中,单位过失犯罪是指单位在业务活动中因疏忽大意或违反注意义务,导致危害社会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其主要类型和法律特征如下:一、典型单位过失犯罪类型1. 重大责任事故罪(刑法第134条)单位在安全生产管
    2025-07-28 2622浏览
  • 贿赂罪通常被认定为共同犯罪,是因为其实施过程涉及行贿人与受贿人双方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犯罪行为,符合刑法同犯罪的基本要件。具体原因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1. 共同故意 贿赂罪的成立以行贿方与受贿方存在双向故意
    2025-07-27 7697浏览
  • 协助犯罪根据具体行为可能构成以下罪名及情形:1. 、贩卖、运输、制造罪(《刑法》第347条) 参与、贩卖、运输、制造中的任一环节,无论分工(如提供资金、场地、工具、技术或协助运输),均可能构成此罪。根据数量及
    2025-07-27 6164浏览
  • 单位犯罪案件的受理涉及多个司法和执法部门,具体分工依据案件性质、管辖权限及诉讼阶段而有所不同,主要受理部门包括:1. 公安机关 绝大多数单位犯罪案件由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经侦支队/大队)受理,尤其是
    2025-07-26 4379浏览
  • 栏目推荐
  • 在刑法体系中,性别并非量刑的直接依据,但部分罪名和刑罚的适用可能因性别差异涉及不同情境或加重情节。以下是相关内容的具体分析: 一、针对女性的特殊保护条款1. 罪与犯罪 根据《刑法》第236条,罪的对象明确为“
    2025-07-21 刑法 466浏览
  • 醉驾致人重伤案件的缓刑适用需结合《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综合判断。以下从法律依据、量刑因素、实践判例等方面分析:1. 法律依据 - 《刑法》第133条:危险驾驶罪(醉驾)通常处拘役(1-6个月),但若构成交通肇事罪(致
    2025-07-21 6380浏览
  • 共同犯罪的陈年命案处理涉及法律程序、证据审查、刑事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需综合考量以下关键点:1. 管辖权与时效问题 - 若案件未过追诉时效(如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最高检核准仍可追诉),公安机关应立
    2025-07-21 命案 8259浏览
  • 栏目热点
  • 父亲因醉驾被判缓刑,需从法律、家庭和社会层面综合应对,以下为具体建议和相关法律知识扩展: 一、法律层面的应对措施 1. 严格遵守缓刑规定 - 缓刑期间需接受社区矫正,定期向司法所报告活动情况,未经批准不得离
  • 缓刑期间什么行为会收监

    查看详情

    缓刑期间什么行为会收监
  • 虚假诉讼单位犯罪罚金多少

    查看详情

    虚假诉讼单位犯罪罚金多少
  • 全站推荐
  • 事业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处缓刑的法律后果及应对措施如下: 一、刑事法律后果1. 人事处理依据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規定》第22条,被判处缓刑属于"受到刑事
    2025-08-08 8673浏览
  • 废除婚前协议需根据协议性质、双方意愿及法律规定采取不同方式,常见途径包括以下几种:1. 双方协商解除 若协议未经公证或未涉及财产强制执行条款,双方可签订书面《解除协议》,明确废止原协议所有条款。需注意:
    2025-08-08 6026浏览
  • 学习专利法需要系统阅读专业书籍和参考资料,涵盖基础理论、实务操作及国际条约等内容。以下为推荐书目及相关扩展知识: 一、基础理论教材1. 《专利法详解》(尹新天著) 国家知识产权局前局长撰写,逐条解析《专利
    2025-08-08 4853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