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开展未成年人犯罪年龄定罪量刑标准调整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未成年人犯罪年龄的调整标准。通知明确了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调整的具体规定,主要内容如下:
一、未成年人犯罪年龄定义
通知规定,未满18周岁并具备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能力的,应当依法判处刑罚。对于准确定年的未成年人,应当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予以保护和教育。
二、未成年人犯罪责任年龄调整标准
通知指出,未满16周岁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涉嫌危害社会治安、危害国家安全等情形的情节严重、后果严重的犯罪案件中纳入刑事立案侦查、公诉范围;未满14周岁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涉嫌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国家安全等情形的情节特别严重、后果特别严重的犯罪案件中纳入刑事立案侦查、公诉范围。
三、量刑标准调整
通知规定,对于涉嫌儿童拐卖、儿童绑架、、抢劫等发生在18周岁以下人员身上的案件,应当依法加重量刑。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要注重不同年龄段、社会经验和人身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不得一刀切、同罚。
四、监管处罚体系
通知要求,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矫治、教育和帮助,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审判、拘留审查、社区矫正、少年保护教育等链条,实现司法保护和社会帮助全覆盖。
五、司法实施机关
通知要求公安、检察、法院等司法实施机关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工作的指导,确保量刑适当、审查及时。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调整最新规定主要包括了犯罪责任年龄的调整、量刑标准的细化、监管处罚体系的建立以及司法实施机关的责任等方面。这些规定的实施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