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刑法 >> 百科详情

刑法对要债付什么责任

2024-03-21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5737浏览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般并不构成犯罪。如果债务对方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迫使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如果债务人不履行还款义务,可能触犯刑法的相关规定,构成刑事责任,下面就介绍一些相关情形:

刑法对付什么责任

1. 拒不清偿债务构成诈骗罪:在民事债务关系中,债务人通过欺骗行为骗取债权人财物、逃避偿还债务的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诈骗罪是指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是指为了非法占有,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

1)对他人捏造事实,隐瞒真相,情节严重的;

2)以他人名义或者冒用他人名义,情节严重的;

3)其他以欺骗手段骗取财物的行为。

2. 拒不清偿债务构成侵占罪:债务人明知是债务却依然占有债权人财物,不作归还,那么就构成侵占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占有他人动产财物的行为,数额较大,侵占社会公共财物的,情节严重的,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3. 拒不清偿债务成为刑罚变为可能的逃匿:债务人逃匿不归还债务,导致无法履行债务的情况,这可能会触犯刑法关于失踪人员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条规定,失踪人员在逃亡或其他原因致其长时间失踪不服从行政管理,情节较重的,以负有特定责任消失不归为叛逃罪处罚。

并不构成犯罪,一般情况下应当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解决债务问题。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债务人的拒绝履行还款义务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债权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刑事责任。不过在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需要谨慎权衡,切勿滥用法律手段。希望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能够通过友好沟通,协商解决债务纠纷,共同维护法治和社会秩序。

文章标签:要债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在中国刑法中,并无名为“腌猪肉”的罪名或专门法律术语。这一表述可能是对某些犯罪行为或案件情节的戏谑化、地域性称呼,或因语言误传导致的误解。以下从刑法角度展开分析,并探讨可能相关的法律内容:1. 非法经营与
    2025-08-18 5624浏览
  • 刑法和民法确实属于基础法范畴,这一判断可从以下多维度展开分析:一、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1. 调整范围的核心性刑法作为国家刑罚权的规范基础,直接关涉公民生命、自由等基本权利的剥夺与限制,承载着维护社会秩序
    2025-08-18 8974浏览
  • 中国刑法中关于醉酒(喝醉)的相关条款及扩展内容如下:1. 刑事责任能力与醉酒 《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该条款明确醉酒不属于免除或减轻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司法实践中视为“原
    2025-08-17 4993浏览
  • 在中国,刑法学考研选择院校需结合学科实力、师资力量、学术资源、地理位置等因素综合考量。以下是刑法学考研的优质院校推荐及其特点分析: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学科实力:刑法学科历史悠久,理论法学与实务教学
    2025-08-17 9523浏览
  • 栏目推荐
  • 关于减刑与退赔的交纳问题,需结合《刑法》《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执行,具体要点如下:1. 退赔的法律性质 退赔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将违法所得退还被害人,或赔偿其经济损失。《刑法》第64条规定,犯
    2025-07-19 3856浏览
  • 单位犯罪行为的罪名界定涉及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多个关键要素,需结合法律规定、构成要件及司法解释综合判断,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法律依据与定义1. 《刑法》第30-31条规定 单位犯罪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2025-07-19 1343浏览
  • 在中国,监狱服刑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基本法律,明确了各类犯罪的刑期、罚则及刑罚执行方式。例如,第46条规定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执行
    2025-07-19 法律依 8790浏览
  • 栏目热点
  • 有期徒刑假释的适用条件与程序如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整理:一、假释的实质条件 1. 执行刑期要求 -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无期徒刑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
  • 刑法中刑罚有哪些积极功能

    查看详情

    刑法中刑罚有哪些积极功能
  • 无期徒刑要多久才能假释

    查看详情

    无期徒刑要多久才能假释
  • 全站推荐
  • 合同纠纷上诉是否需要原件取决于具体诉讼阶段和证据类型,以下从法律依据、实务操作等角度详细分析:1.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当事人提交书证应优先提供原件,提供复制件需说明理由且经
    2025-07-24 原件 4148浏览
  • 恢复劳动关系是指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因各种原因被解除或终止后,经法律程序或协商确认原解除或终止行为无效,双方重新回到原有的劳动合同状态,继续履行劳动权利义务的法律行为。这一概念的核心是恢复
    2025-07-24 劳动关 5632浏览
  • 练习武术是否需要先学习刑法,这一问题涉及法律意识与武术的深层关联。从以下几个层面可展开分析:1. 法律风险防范需求 武术作为肢体冲突技术,存在被认定为"器械"或"工具"的法律风险。根据《刑法》第二十条,正当的界
    2025-07-24 练拳 4692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