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每个共同犯罪的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共同犯罪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 共同正犯
共同正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犯罪目的。每个共同正犯都是主体,都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共同正犯体现了共同故意和共同实施的特点。
2. 共同正犯和从犯
共同正犯和从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共同实施犯罪,但其中有人是主要参与者(正犯),有人是次要参与者(从犯)。从犯是在正犯的支配和指挥下参与犯罪,起辅助作用。从犯的刑事责任通常从轻处罚。
3. 教唆犯和帮助犯
教唆犯是指诱使、怂恿他人实施犯罪行为,是间接参与犯罪的形式。教唆犯也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帮助犯是指为他人实施犯罪提供帮助,也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4. 预备犯
预备犯是指为实施某种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预备犯一般要从轻处罚。
5. 未遂犯
未遂犯是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的行为。未遂犯的刑事责任要从轻处罚。
共同犯罪的特点主要包括:
1. 共同故意。共同犯罪必须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即共同的犯罪目的和共同的实施方法。
2. 分工合作。共同犯罪的人之间存在分工合作,每个人承担不同的任务。
3. 共同实施。共同犯罪的人都亲自参与犯罪的实施过程。
4. 共同危害。共同犯罪造成的危害大于单独犯罪,危害程度更加严重。
5. 共同责任。共同犯罪的每个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不能相互推诿。
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包括:
1. 按照共同犯罪的实际贡献程度处罚。
2. 从重处罚主要责任人,从轻处罚次要责任人。
3. 对事前预谋、事中策划的从重处罚,对临时起意、被动参与的从轻处罚。
4. 对于未遂犯和从犯,从轻处罚。
总的来说,共同犯罪涉及多个主体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况,应当依据每个人的实际参与程度和贡献大小来认定其刑事责任,以体现公平正义。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