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犯罪 >> 百科详情

共同犯罪有多少种情形

2024-04-04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9986浏览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或多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形,可以分为多种情形,如下:

共同犯罪有多少种情形

一、共同犯罪行为:

1. 同谋犯罪:指两人或多人事先协商,共同策划在未来某个时候实施犯罪行为,即谋划和筹谋的阶段。在犯罪准备、犯罪未遂或者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共同承担犯罪的主观方面。

2. 共同犯罪:指两人或多人在共同预谋、编排、组织和实施犯罪活动中,各自负责并共同完成犯罪行为。

3. 分工协作共同犯罪:指两人或多人按照分工协作的方式,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各自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4. 相互勾结共同犯罪:指两人或多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相互勾结配合,共同实施犯罪行为。

5. 帮助共犯罪:指为实施他人犯罪行为提供帮助,如提供武器、提供藏匿处、提供经济资助等方式,属于共同犯罪。

二、共同犯罪的主体:

1. 具有共同预谋、共同行动的共同犯罪主体:指共同犯罪主体具有明确的犯罪计划,通过共同行动实施犯罪行为。

2. 主要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和辅助犯罪行为的实施者:指共同犯罪中包括主要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和辅助犯罪行为的实施者,二者共同构成共同犯罪。

3. 直接实施犯罪行为和间接实施犯罪行为的共同犯罪主体:指共同犯罪主体直接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形和通过其他手段间接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形。

三、共同犯罪的危害程度:

1. 一般犯罪:指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危害程度一般,不涉及大案要案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

2. 严重犯罪:指共同犯罪行为危害程度严重,对社会造成重大伤害,如恐怖袭击、、抢劫等。

四、共同犯罪的后果:

1. 共同承担后果:指共同犯罪主体在犯罪行为同承担犯罪后果,各自分担相应的责任。

2. 分担责任:指共同犯罪主体在面临司法审判时,根据各自的犯罪情节、参与程度等因素,分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共同犯罪有多种情形,包括同谋犯罪、共同犯罪、分工协作共同犯罪、相互勾结共同犯罪和帮助共犯罪等形式,具体根据实际犯罪案件的情况来确定共同犯罪的性质和后果。在司法实践中,对共同犯罪的不同情形和主体要予以具体分析和处理,确保法律的适用和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的惩处程度公正合理。

文章标签:共同犯罪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其分类是刑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旨在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共同犯罪行为进行类型化分析,以明确各参与人的刑事责任。以下是共同犯罪的主要分类及其扩展内容:1. 按分工分类
    2025-08-04 4707浏览
  • 轻伤共同犯罪的处理需结合《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核心在于区分主从犯、主观故意、参与程度及损害结果等因素,具体处理如下:1. 责任划分与主从犯认定 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至二十七条,共同犯罪中需区分与从犯。
    2025-08-03 7973浏览
  • 单位过失犯罪是指单位在生产经营或管理活动中,因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导致危害后果,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情形。其主体认定涉及以下核心要素:1. 法定单位类型 根据《刑法》第30条,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
    2025-08-03 9333浏览
  • 认定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核心在于犯罪主体的性质和行为归属的判定,需结合法律规定、行为特征、主观意图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以下是具体认定要点及扩展知识: 一、法律依据1. 《刑法》第三十条与第三十一条 明
    2025-08-02 8590浏览
  • 栏目推荐
  • 死刑作为一种极端的刑罚形式,其存在根植于复杂的历史、法律、哲学和社会背景。以下是其主要成因及相关的扩展分析: 一、历史与传统沿革1. 古代法律的延续 死刑是人类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早在《汉谟拉比法典》《唐律
    2025-07-21 死刑 6060浏览
  • 犯罪构成的判断是刑法理论中的核心问题,通常以“四要件”或“三阶层”理论为基础。以下从中国刑法通说(四要件)展开具体分析,并结合实务要点: 一、犯罪客体指刑法保护的被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需具体化判断:
    2025-07-20 犯罪构 8357浏览
  • 中国刑法中的死刑执行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和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等规定,具体执行要点如下:1. 死刑核准程序 死刑案件必
    2025-07-20 死刑 2537浏览
  • 栏目热点
  • 单位犯罪行为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根据中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常见的单位犯罪行为包括以下类型及其扩展分析: 一、破坏社会
  • 刑法关于偷渡怎么处理

    查看详情

    刑法关于偷渡怎么处理
  • 什么叫特殊减刑

    查看详情

    什么叫特殊减刑
  • 全站推荐
  • 劳动合同复印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取决于以下法律要件和实际使用场景:1. 原件与复印件的法律地位差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书证应当提交原件,复印件作为证据使用时需
    2025-08-13 1866浏览
  •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而建立的一项行政执法机制,是劳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与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依据 以《劳动法》《劳动合同
    2025-08-12 3150浏览
  • 拘役证明通常由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出具,具体获取途径和注意事项如下:1. 公安机关出具 拘役是刑事处罚的一种,由公安机关执行。需要证明时,可向原办案机关(如派出所、公安局)申请开具《执行通知书》或《刑罚执行
    2025-08-12 8808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