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合同法知识 >> 合同欺诈 >> 百科详情

怎样的合同属于欺诈合同呢

2025-09-04 合同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4740浏览

欺诈合同是指一方或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故意隐瞒事实、虚假陈述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构成欺诈合同需满足以下要件:

怎样的合同属于欺诈合同呢

1. 主观故意

欺诈方必须具有欺诈的故意,即明知或应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对方误解,仍希望通过欺骗手段达成合同目的。例如:明知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却谎称“全新装修”。

2. 客观欺诈行为

包括积极作为(如虚假陈述、伪造文件)或消极不作为(如隐瞒关键信息)。典型表现包括:

- 虚构标的物属性(如将二手设备冒充新品);

- 夸大履行能力(如无资质却承诺完成工程);

- 隐瞒法律禁止事项(如隐瞒房屋已被抵押的事实)。

3. 因果关系

受欺诈方因欺诈行为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此错误作出意思表示。若欺诈内容与合同核心条款无关(如夸大公司规模但不影响履约能力),可能不构成合同欺诈。

4. 违法性

欺诈内容需涉及合同根本条款,足以影响合同订立或权利义务。例如:隐瞒特许经营许可证缺失,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扩展情形与注意事项

格式合同中的欺诈:利用条款模糊性设置陷阱(如极小字体隐藏高额违约金)。

新型欺诈手段:电子合同中篡改数据、虚假点击确认等。

与重大误解的区别:欺诈需证明故意,而重大误解可能因过失导致。

法律后果

被欺诈方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若欺诈行为涉嫌刑事犯罪(如合同诈骗罪),可能追究刑事责任。实践中需注意收集证据,如聊天记录、书面承诺、第三方鉴定报告等。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明确规定了欺诈合同的撤销权,但行使撤销权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欺诈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文章标签: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钓鱼合同欺诈是指合同一方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诱导对方签订不公平或虚假合同的行为。处理这类问题需结合法律手段和实务策略,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 证据固定与保全 - 立即收集书面合同、沟通记录(如邮件
    2025-07-15 合同欺诈 8698浏览
  • 欺诈租赁合同的申诉需要从法律程序、证据收集、途径等多方面入手,以下为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法律依据与合同效力认定1. 《民法典》相关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148条、第149条,以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受欺诈方有
    2025-07-15 租赁合同 9975浏览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受欺诈签订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以下是具体分析:1.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
    2025-07-14 合同 4979浏览
  • 合同欺诈是指一方或双方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从而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其法律后果和社会危害性如下:一、法律后果 1. 民事责任 受欺诈方有权请求
    2025-07-13 合同欺诈 2498浏览
  • 栏目推荐
  • 邮件终止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取决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实质要件。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需注意以下要点:一、形式有效性1. 电子证据效力 根据《电子签名法》,电子邮件作为电子数据,需满足"可
    2025-08-03 3608浏览
  • 不同意合同条款时,可采取以下专业措施:1. 书面提出异议 依据《民法典》第543条,合同变更需双方协商一致。应以书面函件(如律师函)明确列出异议条款,说明不合理性或法律风险,要求修改或删除。附上《合同法》第3
    2025-08-03 1563浏览
  • 揭阳借款合同纠纷的处理需结合法律程序与实务经验,通常可通过以下步骤解决: 一、明确纠纷类型与法律依据1. 合同有效性争议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需具备借贷合意、款项实际交付等要素。若合同存在
    2025-08-03 7173浏览
  • 栏目热点
  • 解除贷款买车合同无效需根据具体情形和法律依据进行处理,以下是常见情况及应对策略: 一、法定无效情形及解除依据1. 主体不适格 - 购车方无民事行为能力(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或经销商未取得金融资质,合同自始无
  • 合同订立的提问怎么写范文

    查看详情

    合同订立的提问怎么写范文
  • 广州市合同纠纷律师哪里找

    查看详情

    广州市合同纠纷律师哪里找
  • 全站推荐
  • 在中国继承法律体系中,配偶不能成为代位继承人的规定源于《民法典》对继承顺序和代位继承制度的逻辑设计。以下是具体原因和法律原理的详细分析:1. 代位继承的本质限制 代位继承的核心是"被代位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
    2025-08-06 3465浏览
  • 影视作品著作权的归属认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需结合创作主体、合同约定和法律推定等多重因素综合判断。以下是关键认定规则及扩展知识:1. 制片者原则 影视作品作为合作作品,著作权
    2025-08-06 2915浏览
  • 协议供货合同诈骗是指一方或多方在签订、履行供货协议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诈手段,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犯罪行为。这类诈骗通常披着合法商业合同的外衣,具有隐蔽性强、手段复杂的特点。以下是其主要表
    2025-08-06 7496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