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工伤认定和赔偿的相关规定如下:
1. 工伤的定义和范围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是指因工作遭受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而致残或者死亡的事故。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意外伤害的;
(2) 工作时间外、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活动受到意外伤害的;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突发疾病致残或死亡的;
(4) 参加单位组织的正常的社会活动或者其他工作时间外的活动时受到意外伤害的;
(5) 因工作原因受到精神刺激而导致的精神障碍疾病;
(6) 职业病的范围由国务院决定。
2. 摔倒工伤认定
对于在工作期间不是在工作场所内,但因工作原因而发生的意外摔倒事故,如果符合上述工伤范围,属于工伤事故,应当认定为工伤。比如在出差途中、外出公务、外出查看或处理工作问题时发生的摔倒事故,只要与工作直接相关,都可以认定为工伤。
3. 工伤赔偿标准
(1) 医疗费用:包括因工伤而发生的全部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支付不同标准的伤残津贴,最高可达工资的90%。
(3) 抚恤金:因工死亡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
(4) 其他费用:包括住院期间的食宿费、伤残辅助器具费、交通费等。
4. 工伤认定程序
(1) 及时报告:发生工伤事故后,企业应当及时报告当地劳动保障部门。
(2) 组织认定:劳动保障部门组织调查核实,形成工伤认定决定。
(3) 补偿安排:根据工伤认定结果,安排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综上所述,如果您在外出履行工作职责时发生了摔倒导致受伤,只要与工作直接相关,均可认定为工伤,企业应当积极配合工伤认定程序,并按规定及时为您提供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同时您也可以查阅当地具体的工伤保险政策,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对工伤认定或赔偿标准还有其他疑问,可以随时向我咨询。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