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劳动法规定的辞退补偿金计算标准主要依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 经济补偿金(N)
- 适用范围: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劳动合同(如协商一致、不胜任工作、经济性裁员等)或劳动者因单位过错解除合同。
- 计算方式:
- 每工作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 月工资标准:解除合同前12个月平均工资,包括奖金、津贴等,但超过当地社平工资3倍的部分不计入,且最高补偿年限不超过12年。
2. 违法解除赔偿金(2N)
-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如无正当理由解雇),需支付2倍经济补偿金(即2N)。
3. 特殊情形补偿
- 经济性裁员:需提前30日说明情况并支付N,未提前通知的需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N+1)。
- 医疗期/孕期解雇:违法解除需支付2N,并可能承担恢复劳动关系或额外赔偿责任。
4. 工资基数限制
- 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补偿金按社平工资3倍计算,且年限不超过12年。
5. 协商解除的灵活性
- 双方协商一致的补偿可高于法定标准,但不得低于法定最低要求。
注意事项:
地方性规定可能对计算细节有补充(如上海、广东等地)。
补偿金需在离职时一次性支付,否则可能加付50%-100%滞纳金。
《劳动合同法》第46、47、87条是核心依据,具体个案需结合事实和证据判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