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百科详情

劳资纠纷后如何仲裁

2024-04-05 劳动工伤 责编:爱法小站 8560浏览

劳资纠纷是在劳动关系中出现的争议和矛盾,如果双方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可以选择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处理。以下是劳资纠纷后进行仲裁的一般流程及注意事项:

劳资纠纷后如何仲裁

一、选择仲裁机构

1. 在中国,劳资纠纷的仲裁一般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选择就近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2. 双方可以协商自愿选择其他仲裁机构,但需遵循仲裁协议或劳动合同中的约定。

二、提交仲裁申请

1. 一方提出仲裁申请,通常需要提交书面申请和相关证据材料。

2. 仲裁机构受理申请后将通知对方当事人,并安排仲裁庭审。

三、仲裁庭审

1. 仲裁庭审是双方当事人提出主张、陈述事实、辩论理由的重要环节。

2. 双方可以自行辩护或委托代理人辩护,并据实提供证据。

四、仲裁裁决

1. 仲裁庭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理由,综合考虑作出裁决。

2. 仲裁裁决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双方应按照裁决执行。

五、执行仲裁裁决

1. 一方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2. 一方拒不执行仲裁裁决,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六、注意事项

1. 提交仲裁申请后,双方要积极配合仲裁程序,提供证据,参加庭审。

2. 双方要尊重仲裁裁决,遵守执行结果,避免继续纠纷。

总之,劳资纠纷后选择仲裁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式,在仲裁过程中双方应当理性、合法地维护自己的权益,遵循仲裁程序,尊重裁决结果,促使纠纷得以妥善解决。

文章标签: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劳动争议仲裁主要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该法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是中国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性法律。其核心内容和相关法律依据包括以下方面:1. 法律定位 该法明确了劳动争
    2025-07-15 仲裁 9067浏览
  • 劳动仲裁涉及金额的入账处理需根据仲裁结果、款项性质及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补偿金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若仲裁裁决支付经济补偿金(如N+1)、赔偿金(2N)或拖欠工资
    2025-07-14 927浏览
  • 劳动争议律师费的收费标准在广东省内受多种因素影响,通常采用以下计费方式,并结合案件复杂程度、律师资历等因素浮动:1. 按争议金额比例收费 适用于涉及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可量化的案件,常见比例为5%-10%。例如:
    2025-07-13 律师 1382浏览
  • 劳动争议法院辩论规则主要涉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劳动案件特点形成了一套程序化和实体化的辩论框架。以下是关键要点及扩展说明: 一、辩论程序规则1. 庭前准备阶段 - 当
    2025-07-12 辩论 8213浏览
  • 栏目推荐
  • 五一劳动节期间,各品牌和商家的购鞋福利通常包括以下形式,具体优惠力度因平台和活动而异:1. 直减折扣 部分品牌推出5.1折、满300减50等阶梯满减,运动品牌如耐克、阿迪达斯等常对经典款或过季商品降价30%-50%,需关注官
    2025-07-23 5745浏览
  • 解除登报劳动关系通常涉及公告解除劳动关系的法律程序,多见于员工失联、长期旷工或用人单位无法直接送达解除通知的情况。以下是具体步骤及相关法律要点: 一、法律依据1.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员工严重违反规
    2025-07-22 3140浏览
  • 劳务合同通常适用于以下岗位类型:1. 临时性岗位:企业因短期项目、季节性生产或临时业务需求雇佣的人员,如展会临时工作人员、季节性零售促销员、节假日物流配送人员等。这类岗位工作周期明确,通常不超过6个月。2. 辅
    2025-07-22 劳务合同 2224浏览
  • 栏目热点
  • 劳动争议仲裁主要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该法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是中国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性法律。其核心内容和相关法律依据包括以下方面:1. 法律定位 该法明确了劳动争
  • 劳务合同里哪些有效无效

    查看详情

    劳务合同里哪些有效无效
  • 工伤险多久报销到账

    查看详情

    工伤险多久报销到账
  • 全站推荐
  • 著作权法的核心成果在于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创作者的智力劳动成果,平衡公共利益与私人权益,促进文化创新和知识传播。其主要成果和影响可概括为以下方面:1. 确立创作者权利体系 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了著作人身权(如署名
    2025-07-26 4766浏览
  • 合同欺诈是否追究股东责任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主要取决于股东在欺诈行为中的参与程度、公司法律架构以及适用法律。以下是关键要点: 1. 股东直接参与欺诈 若股东主动策划、实施或明知合同欺诈而提供协助(如伪造文
    2025-07-26 3034浏览
  • 要确定工伤认定是否正在进行,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进行确认:1. 用人单位通知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已提交申请,用人单位通常会告知员工受理进度
    2025-07-26 9364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