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合同是指双方本着自愿、平等、公平的原则,约定雇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报酬也随之确定。在执行劳务合同期间,双方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劳动合同的约定。那么,劳务合同的个税怎么扣呢?
1.个税起征点和税率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个人工资、薪金所得按照综合所得税率进行个人所得税扣除。2021年起,综合所得适用的税率分为7级,税率从3%到45%不等。阶梯式累进税率,收入越高,税率越高。个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也就是说,个人工资、薪金所得超过5000元以上的,需要代扣个人所得税。
2.计算个税
(1)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实际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实际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所得收入扣除当期社保、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后的金额。
(3)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例如:2019年某人的月工资收入为10000元,2019年9月新个人所得税抵扣办法执行,编者此处用新个人所得税抵扣办法计算。在征税前,该人可进行5000元的减除费用扣除,也就是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另外,该人累计社保和公积金等专项扣除为2500元,因此除去起征点和专项扣除费用后,该人当月的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为2500元。
3.劳务合同个税的计算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劳务报酬的个人所得税属于按照部分税前扣除的方式计算。如果合同规定服务费以后再扣除变成税后扣除,那么就需要先计算服务费的“应纳税所得额”后,再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扣除。因此,合同中关于税前扣除的条款应为主,避免出现索赔或后续麻烦。
以上是劳务合同个税的计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个税扣除是根据个人所得收入计算,因此个人所得收入来源越多,个人所得税扣除就会相应增加。同时,税收政策也不断调整变化,需要及时关注政策调整以及相关通知和指引,避免扣除不正确或不及时。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