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伤待遇的最低标准因地区、伤残等级和具体情况而异,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地方配套政策。以下分项说明: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十级伤残为最低等级,按本人工资×7个月计算。若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以60%为基数。例如某地平均工资6000元,最低基数3600元/月,十级伤残补助金为3600×7=25200元。
2. 按月伤残津贴(1-4级伤残)
一级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90%。若工资低于最低基数,按最低基数计算。以深圳为例(2023年最低工资2360元/月),一级伤残津贴至少为2360×90%=2124元/月。
3. 工亡待遇
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若该地区2022年平均工资7000元,最低补助42000元。供养亲属抚恤金按职工工资比例发放,配偶每月40%(最低按平均工资60%计),如7000×60%×40%=1680元/月。
4. 停工留薪期工资
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最低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例如上海2023年最低工资2590元/月,工伤员工停工期间至少应获此数额。
5. 地区差异
西藏、青海等地区因平均工资较高,待遇基数更高。如西藏2022年社平工资10500元,十级伤残一次性补助金达10500×60%×7=44100元,明显高于东部某些省份。
注:以上计算均需参考最新公布的社平工资数据,并动态调整。未参保单位需自行承担全部费用,但待遇标准不得低于上述计算值。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用人单位未参保,需承担鉴定费及后续待遇。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