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仲裁申请书的撰写需严格遵循《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劳动合同法》规定,核心要素包括以下内容:
一、标题与当事人信息
1. 标题写明"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居中排版;
2. 列明申请人(劳动者)和被申请人(用人单位)全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
3. 需附双方复印件或企业登记信息。
二、仲裁请求
1. 明确主张事项,按优先级分项列出:
(1)确认解除劳动合同违法性;
(2)支付经济补偿金/赔偿金(N、2N或N+1计算标准);
(3)补发工资差额、加班费、未休年假报酬;
(4)补缴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
(5)其他法定权益(如工伤待遇、生育津贴等)。
三、事实与理由
1.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入职时间、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2. 解除合同的直接事由(用人单位单方解除/被迫解除);
3. 具体违法情形:
- 未依法出具书面解除通知
- 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9-41条规定情形
- 未履行法定程序(未提前30日通知、未协商等)
4. 权益受损的具体计算依据(工资单、考勤记录等佐证)。
四、证据清单
1. 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2. 工资支付凭证(银行流水、工资条);
3. 解除通知/工作交接文件;
4. 考勤记录、OA系统截图;
5. 录音录像(需整理成文字版并注明来源);
6. 社保缴纳记录;
7. 书面往来函件(EMS邮寄凭证需保留);
8. 证人证言(需列明证人联系方式)。
五、程序性事项
1. 明确管辖地(劳动合同履行地或单位注册地仲裁委);
2. 仲裁时效:自解除之日起1年内提出;
3. 若涉及金额超当地月最低工资12个月标准,可主张终局裁决。
注意事项:
1. 赔偿金计算标准:
- 经济补偿金(N):前12个月平均工资×工作年限
- 违法解除赔偿金(2N):经济补偿金×2
- 代通知金(N+1):用人单位未提前30日通知时适用
2. 特殊情形处理:
- 用人单位注销的应列股东为被申请人
- 劳务派遣纠纷需同时列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
- 集体争议需推举3-5名代表人
3. 实务建议:
(1)主张金额建议适当上浮10%-20%作为协商空间;
(2)可同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社保、工资问题;
(3)仲裁阶段可申请财产保全;
(4)注意区分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不能同时主张。
文书结尾应署明:"此致XX市/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人签字捺印并注明申请日期。建议附赔偿明细计算表作为附件,复杂案件可同时提交法律意见书。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