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刑法 >> 百科详情

可以回家但定期报备是什么刑法

2024-06-17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2969浏览

可以回家但定期报备这种刑事处罚措施属于监视居住制度,是中国刑法中的一种特殊刑事强制措施。它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条和第39条。

可以回家但定期报备是什么刑法

监视居住制度是指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一定期间内,限制其活动范围,要求其定期报告活动情况的一种强制性措施。监视居住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责令居所监视居住,另一种是监视居住。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以下几种情形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采取责令居所监视居住的措施:

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逃跑或者隐匿罪证嫌疑,但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可能过于严厉的;

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系初次犯罪,有悔改表现,采取责令居所监视居住可能更为适合的;

3.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系无业游民,采取责令居所监视居住更能保证其接受调查或者诉讼的。

责令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六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在责令居所监视居住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 不得擅自离开指定的居住场所;

2. 不得接触与案件有关的人员;

3. 不得从事与案件有关的活动;

4. 定期向指定的机关报告活动情况。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责令居所监视居住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侦查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对其改为监视居住:

1. 有证据证明其有逃跑、隐匿罪证嫌疑的;

2. 不服从监视居住规定,有拒绝接受调查或者诉讼的嫌疑的;

3. 有其他严重违反责令居所监视居住规定的行为的。

监视居住是一种更为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它的适用对象主要有三种:

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逃跑或者隐匿罪证嫌疑,采取其他强制措施可能发生逃亡或者隐匿罪证的;

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系惯犯或者职业性犯罪分子,可能继续危害社会的;

3.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系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

监视居住的期限根据案件的情况而定,一般不得超过六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了不得擅自离开指定的居住场所、不得接触与案件有关的人员、不得从事与案件有关的活动外,还应当遵守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制定的其他监视居住的具体规定。

总的来说,责令居所监视居住和监视居住都是我国刑法中针对一些特定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采取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旨在限制其活动,防止其逃避侦查和审判,保证司法程序的顺利进行。这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但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文章标签: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刑法一本通》的版本更新与使用周期需结合立法动态、司法实践及出版计划综合考量。以下为具体分析: 一、版本更新频率1. 立法修正驱动更新 刑法典的修正案直接决定更新必要性。我国现行刑法自1997年修订后,已通过11
    2025-08-03 3011浏览
  • 修订国家刑法涉及多个层面的立法技术、社会需求和法理考量,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核心方向展开:1. 罪刑法定原则的细化 - 需进一步明确犯罪构成要件,避免法律模糊性。例如,对新型网络犯罪(如AI诈骗、数据窃取)的界定
    2025-08-03 3190浏览
  •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起刑标准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具体条款及犯罪情节综合判定,不同情形下的量刑差异显著。以下是主要情形及扩展分析:1. 放火、决水、爆炸等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刑法第114条、第115条) - 尚
    2025-08-02 5336浏览
  • 在刑法中,与“坐飞机”相关的常见罪名包括以下几个概念和可能的刑罚情形:1. 劫持航空器罪(《刑法》第121条) 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航空器严重损坏
    2025-08-01 4797浏览
  • 栏目推荐
  • 犯罪构成的判断是刑法理论中的核心问题,通常以“四要件”或“三阶层”理论为基础。以下从中国刑法通说(四要件)展开具体分析,并结合实务要点: 一、犯罪客体指刑法保护的被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需具体化判断:
    2025-07-20 犯罪构 8357浏览
  • 中国刑法中的死刑执行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和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等规定,具体执行要点如下:1. 死刑核准程序 死刑案件必
    2025-07-20 死刑 2537浏览
  • 醉驾被判处拘役的服刑人员在监狱中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受到严格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法律教育与思想改造 服刑人员需接受交通安全法规、刑法等法律知识培训,通过案例分析、视频教学等形式强化法律意识,认识到醉
    2025-07-20 5064浏览
  • 栏目热点
  • 共同犯罪人的认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需从主观故意、客观行为、责任分担等多方面综合判断。以下是认定的关键要点和扩展分析: 一、主观共同故意1. 意思联络 各行为人必须具有共同犯罪的
  • 一般什么是共同犯罪记录

    查看详情

    一般什么是共同犯罪记录
  • 刑法中轻伤的范围包括什么

    查看详情

    刑法中轻伤的范围包括什么
  • 全站推荐
  • 商标注册实操课程通常涵盖以下核心内容:商标基础知识 1. 商标的法律定义与分类:包括文字、图形、字母、三维标志等类型,以及商品商标、服务商标、 collective marks(集体商标)、certification marks(证明商标)的区分。 2. 商
    2025-08-16 505浏览
  • 保险合同的解除与退保问题涉及多个法律和合同条款因素,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以下是关键要点:1. 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 根据《保险法》第十五条,投保人可随时解除合同(除非另有约定),但保险人无正当理由不得解除合
    2025-08-16 6905浏览
  • 书面投诉劳动保障问题的步骤如下: 1. 明确投诉事项:详细描述侵权事实,包括时间、地点、涉及人员、具体违法行为(如拖欠工资、未缴社保、强迫加班等),并提供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聊天记录等)。
    2025-08-16 4671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