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投诉劳动保障问题的步骤如下:
1. 明确投诉事项:详细描述侵权事实,包括时间、地点、涉及人员、具体违法行为(如拖欠工资、未缴社保、强迫加班等),并提供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聊天记录等)。
2. 确定投诉主体: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人社局下属部门)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投诉。跨区域用工的,可向实际工作地或用人单位注册地投诉。
3. 撰写投诉书:
- 标题:注明“劳动保障投诉书”或“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 个人信息:投诉人姓名、号、联系方式、单位名称及地址。
- 事实与理由:分条列明违法事实,引用法律依据(如《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85条,《社会保险法》第86条等)。
- 诉求:明确要求(如补发工资、补缴社保、支付赔偿金等)。
- 签字与日期:手写签名并注明提交日期。
4. 提交方式:可现场提交(需携带及证据复印件),或通过政务服务网、邮寄等渠道提交。部分省市支持在线投诉(如国家人社部官网“根治欠薪”平台)。
5. 处理流程:
- 劳动监察: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60个工作日内办结(情况复杂可延长30日)。
- 劳动仲裁:45日内裁决,逾期可起诉至法院。
6. 注意事项:
- 投诉时效:劳动监察为2年(自侵权行为发生起),仲裁为1年。
- 证据保全:保留所有原始证据,必要时申请证人作证。
- 法律援助:可向当地工会或司法部门申请免费法律帮助。
扩展知识:若用人单位拒不执行处理决定,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结果不服的,可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集体投诉(10人以上)可优先处理。部分省份推行“一窗通办”,整合监察、仲裁、社保稽核职能,提高效率。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