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作为一种普遍的金融行为,能够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等方面出现突发资金需求的问题。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借钱行为也会涉及刑法相关的问题。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在什么情况下借钱触犯刑法。
一、高利贷
高利贷是指通过放高利贷款而使借款人陷于无法偿还的境地,从而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高利贷行为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在我国法律中是禁止的。根据刑法规定,如果以暴力、恐吓或其它方法强迫或变相强迫他人借款,或者故意利用他人困难情况提供高价借款,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会被认定为犯有非法高利转贷罪,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骗贷
骗贷是指通过虚假欺骗的手段获得贷款,或者通过故意欺诈操作贷款业务获利的行为。骗贷行为同样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在我国法律中也是禁止的。根据刑法规定,如果以欺骗、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获得贷款,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会被认定为犯有贷款诈骗罪,最高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抵押诈骗
抵押诈骗是指借款人在无法偿还借款的情况下,以虚假的抵押品欺骗贷款机构,获得贷款的行为。如果抵押品是伪造的证件、伪造的合同或者是价值严重虚高的物品,且用来欺骗贷款机构,会被认定为犯有抵押诈骗罪,最高可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抵押品是控制在他人身上的,例如伪造他人名字或假借他人名义押贷的,且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则会被认定为犯有借贷妨害管理罪,最高可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四、寻衅滋事
如果借款人在无法偿还借款的情况下,通过寻衅滋事等行为,故意制造事端,扰乱社会秩序,会被认定为犯有寻衅滋事罪,并处罚金、行政拘留或者有期徒刑等刑罚。
总之,借款人在借款时要谨慎,尽量避免陷入需要违法行为才能够偿还债务的境地。同时,借款人在借款时也要了解和注意相关的法律,遵守法律法规,以免在借款中触犯刑法。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