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犯罪 >> 百科详情

共同犯罪是什么

2024-06-21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7914浏览

共同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形式,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作关系。它与单独犯罪的主要区别在于,共同犯罪需要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共同犯罪的特点包括:

共同犯罪是什么

1. 主体的特点。共同犯罪需要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行为,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分工。这些人可以是共同实施整个犯罪全过程,也可以是分别实施犯罪的不同阶段。

2. 客观方面的特点。共同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参与人之间存在着协作关系,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分工。他们共同实施一项犯罪,共同完成犯罪目的。这种分工可以是分担犯罪行为的不同环节,也可以是对整个犯罪过程的共同实施。

3. 主观方面的特点。参与共同犯罪的人员,除了具有实施某种犯罪行为的故意外,还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也就是说,他们不仅要有实施犯罪的主观故意,而且还要具有共同实施犯罪的故意。这种共同的犯罪故意是共同犯罪的主观前提。

共同犯罪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共同正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行为,每个人都直接参与犯罪的全部过程。他们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并分担实施犯罪行为的不同环节。

2. 教唆犯和教唆被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行为,而被教唆犯是指接受教唆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教唆犯和被教唆犯之间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构成共同犯罪。

3. 帮助犯和被帮助犯。帮助犯是指为他人实施犯罪行为提供帮助的人,而被帮助犯是接受帮助实施犯罪的人。帮助犯和被帮助犯之间也构成共同犯罪。

4. 共同未遂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实施未遂的犯罪行为,彼此之间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在共同犯罪中,每个参与者所承担的刑事责任并不完全一致,通常会根据他们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所承担的责任程度,对各参与者分别进行刑事处罚。

总的来说,共同犯罪体现了多人合谋实施犯罪的特点,其主要特点包括主体的特点、客观方面的特点和主观方面的特点。共同犯罪的类型也较为多样,如共同正犯、教唆犯和被教唆犯、帮助犯和被帮助犯、共同未遂犯等。在处理共同犯罪时,需要根据参与者所起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程度分别进行刑事处罚。

文章标签: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犯罪的四种形态是指犯罪行为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呈现的不同阶段或状态,主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和犯罪既遂。这些形态在刑法理论和实务中具有重要意义,涉及刑事责任认定和刑罚裁量的区别。 1. 犯罪预备犯罪
    2025-08-15 7284浏览
  • 犯罪构成的变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立法技术的演进 现代刑法逐渐从结果本位转向行为本位,强调对危险犯、抽象危险犯的规制。例如,环境污染犯罪中,立法不再单纯要求实际损害结果,而是将特定危险行为本
    2025-08-14 5668浏览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及司法解释,单位犯罪主体是指依法设立、具有独立财产和名义,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具体包括以下类型:1. 公司 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法人。无论国有、民营
    2025-08-14 2719浏览
  • 暗中帮助的共同犯罪是指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不直接实施犯罪行为,但通过提供隐蔽性协助或创造有利条件,间接促使犯罪完成的情形。其法律特征和表现形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行为方式的隐蔽性 暗中帮助者通常采取非公
    2025-08-13 4675浏览
  • 栏目推荐
  • 学生共同犯罪的处理涉及法律、教育、心理等多方面的考量,需根据犯罪性质、年龄、参与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以下是处理要点及扩展分析: 一、 法律层面的处理1. 刑事责任年龄认定 - 根据《刑法》第17条: - 已满16周
    2025-07-20 3820浏览
  • 中国刑法中与女性相关的条文主要涉及对女性权益的特殊保护以及对侵害女性权益行为的惩处,涵盖性犯罪、人身权利保护、家庭暴力等方面。以下是具体内容及相关扩展:1. 罪(刑法第236条) 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妇女的
    2025-07-20 刑法 508浏览
  • 关于减刑与退赔的交纳问题,需结合《刑法》《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执行,具体要点如下:1. 退赔的法律性质 退赔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将违法所得退还被害人,或赔偿其经济损失。《刑法》第64条规定,犯
    2025-07-19 3856浏览
  • 栏目热点
  • 死刑犯的"真实预言"这一概念并非法律或犯罪学中的专业术语,但可以从多个角度探讨其可能的含义及相关现象:1. 临终忏悔与真相披露部分死刑犯在执行前可能坦白未被发现的罪行或提供案件关键线索。这种现象在司法实践中被
  • 侵犯财产罪的构成有哪些

    查看详情

    侵犯财产罪的构成有哪些
  • 死刑的人为什么多

    查看详情

    死刑的人为什么多
  • 全站推荐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原《合同法》相关内容已并入民法典)中,债权人确实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行使撤销权,但需符合严格的法律要件。以下是具体分析:一、债权人撤销权的法律依据主要规定于《民法典》第538
    2025-08-15 7521浏览
  • 在上海,工伤认定书的出具时间通常为受理申请后的60日内,但具体时间可能因案件复杂程度、材料完整性等因素有所差异。以下是详细说明和相关扩展: 一、工伤认定的基本流程与时间节点1. 申请时效 - 用人单位需在事故发
    2025-08-15 2018浏览
  • 刑法中因果关系的判断是认定犯罪成立的重要环节,主要涉及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联系。以下是判断因果关系的核心方法和理论要点: 1. 条件说(必要条件理论)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无A则无B”的条
    2025-08-15 8349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