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是指在必要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财产等合法权益,采取的合理行为。我国刑法对正当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首先,刑法规定了正当的对象。按照刑法的规定,只有在遭受“不法侵害”的情况下,才能依法实施正当。这里的“不法侵害”包括了对个人生命、身体、自由以及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害。如果没有不法侵害的情况下,就不应该采取正当行为。
其次,关于正当的方式,刑法规定了三种情况:
① 当被侵害人采取了必要的措施,造成了不法侵害人的伤害或死亡,但是措施不足以构成过当时,这种情况下属于正当。
② 在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他人的人身权益、财产安全时,必要时采取紧急手段造成了不法侵害人死亡、重伤或者失明、失聪、失手、残疾,但是这种紧急手段实际上并不应该被视为行为,而是被称为“过当”,属于非正当。
③ 当以危及公共安全为目的或者以其他严重违法方式实施的暴力犯罪袭击人身、财产安全,被侵害人采取了必要的措施,造成了不法侵害人员的死亡、重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这种情况下属于正当。
最后,尽管是正当,但是必须要符合刑法的规定,包括合理性、必要性、遵守相关程序等要求。如果不符合这些规定,就会被认定为非法,也就是过当,甚至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